婴儿摇晃症候群的表现 究竟可不可以跟宝宝玩举高高呢

为了避免婴儿摇晃症候群的发生 , 那么究竟可不可以跟宝宝玩举高高?宝宝哭闹时 , 抱着宝宝又摇又晃 , 也可能有危险吗?许多父母很担心这些日常生活常见的举动会不会对宝宝造成伤害 , 本文来说明如何预防婴儿摇晃症候群 , 并理清错误观念 。
婴儿摇晃症候群的影响
婴儿摇晃症候群好发于新生儿~6个月 。因为不当大力摇晃而引起的婴儿摇晃症候群 , 可能会影响到认知发展与运动功能 , 也可能造成脑性麻痹 , 严重的话甚至可能成为植物人或有生命危险 。
由于宝宝还在成长 , 神经修复能力强 , 藉由复健治疗 , 仍然有机会康复 , 但是也不一定 , 还是要看受伤的程度轻重而定 。
发生的原因
婴儿的头部比例比大人的头部重 , 而且支撑头部的颈部肌肉发育比较不完整 , 又因为婴儿的脑部持续成长 , 头骨间的间隙大 , 摇晃时震动范围更大 , 血管可能会被扯断 , 导致颅内出血 。
注意!两大危险动作不能做
1、很快或很大力的摇晃 , 并持续一段时间(快的定义是大约1秒钟摇晃前后3次) 。
2、一直反覆把宝宝往上抛 。
可以跟宝宝玩举高高吗
举高高是许多爸妈与宝宝爱玩的游戏 , 不过这样的动作会不会导致婴儿摇晃症候群呢?
其实一般正常的举高高游戏并不会有危险 , 因为爸妈大多只会举几次就将宝宝放下来了 , 除非是连续举了大约10分钟以上 , 或是很大力地举(像是往上抛一样) , 才比较会有危险 。
虽然偶尔玩一下举高高不用太担心 , 不过还是提醒爸妈 , 为了保险起见 , 最好还是等到宝宝满4~6个月以上再玩举高高比较安全;
不满4~6个月如果想玩举高高 , 一定要支撑着宝宝的头颈部 , 而且动作也不能太激烈(注意不能跟新生儿玩举高高喔!)
宝宝满6个月以后 , 颈椎的肌肉发展比较成熟 , 宝宝的反射性也比较好 , 倘若是一般正常的活动 , 爸妈比较不用再担心发生婴儿摇晃症候群了;
1岁以后 , 颈椎肌肉则发展得更成熟、更稳固 。但是即使宝宝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 , 跟宝宝玩举高高也建议不要持续太久 , 不要玩超过10分钟 , 并且不要太大力 。
症状与观察期
婴儿摇晃症候群的症状 , 包括哭闹不停、完全没活力、持续呕吐、抽筋、眼睛焦距异常、意识不清 , 这些都是颅内出血可能出现的症状 , 必须立即送医院 。
至于不慎大力摇晃到宝宝 , 万一产生婴儿摇晃症候群 , 症状会立即出现吗?
通常当天或最慢72小时内会出现 , 所以事发后的3天内都是观察期 , 一旦有异常症状出现 , 必须尽快就医 。
宝宝外出没有坐安全座椅也要特别小心
有些宝宝外出没有坐儿童汽车安全座椅) , 假如在路况不佳的地方开车 , 持续摇晃太久 , 也可能会导致婴儿摇晃症候群 。
为了避免这种情形发生 , 外出时应该让宝宝坐汽座 , 而且尽量少行经路况过于颠簸的路段 。
如果必须在相当颠簸的路上开车 , 车子尽量不要开得太快 , 也可以分段式开车 , 中途多停下来休息 。
【婴儿摇晃症候群的表现 究竟可不可以跟宝宝玩举高高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