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生命约1/3的时间用于睡眠,睡眠与觉醒的节律保障着我们身体正常的记忆、免疫与内分泌等功能,如果睡眠不好,不仅可能引起躯体各种不适,也可能会导致多种精神心理问题,如抑郁情绪和焦虑情绪等 。
但是很多人对睡眠障碍并不太了解,甚至有一些误区,比如误以为“睡不着=失眠=睡眠障碍”,但其实并不正确 。
总体来讲,睡眠障碍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原发的无明显诱因的失眠或睡眠过多,另一类是继发于其它疾病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不安腿综合征和睡行症等 。
下面我们就介绍6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睡眠障碍:
一、失眠
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人群中几乎一半的人曾被诊断患有失眠,根据持续时间是否超过3个月分为慢性失眠和急性失眠,两者表现类似,主要表现为长期的入睡困难、眠浅易醒或早醒,女性与老年人更为多见,其中慢性失眠常伴随家庭、学业与工作等社会功能的损害 。
常见问题解答:
1.如何确定自己是否失眠?
失眠是在舒适的环境下个体对睡眠质量的不满,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眠浅多梦和早醒,常常对社会功能造成影响 。所以一般来讲,如果对白天的正常生活工作没有明显影响,则不诊断为失眠 。
2.慢性失眠的认知行为疗法是什么?
失眠的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心理治疗技术,主要通过谈话的形式,针对导致失眠的不良行为与信念进行矫正,一般起效相对较慢,维持时间可长达数月至数年 。
二、睡眠相关呼吸障碍
以睡眠时呼吸异常为特征,根据其特征主要可分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前者是因上呼吸道阻塞(如气道狭窄、舌根后坠等)而导致睡眠时呼吸不畅并影响睡眠的疾病,常表现为睡觉时打鼾明显并有短暂呼吸暂停,而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则是因呼吸动力缺乏所致 。
常见问题解答:
1.睡眠相关呼吸障碍有什么危害?
反复发生的低通气与呼吸暂停会引起全身组织器官的缺血缺氧,进而引起多器官功能不全或障碍,可能会导致多种其它疾病 。
2.应做什么以避免患上睡眠相关呼吸障碍或延缓其发展?
肥胖是该病的主要易感因素,超重的人群应注意控制体重,睡前避免饮酒或服用镇静催眠类药物 。
三、过度嗜睡障碍
白天过度嗜睡常出现在单调无聊的环境中,患者在白天应保持清醒的时间出现无法抑制的困顿或进入睡眠,常伴发情绪与认知功能障碍 。
常见问题解答
1.导致过度嗜睡的原因有哪些?
导致过度嗜睡的原因有大脑病变引起的内分泌紊乱、睡眠相关疾病、心理因素及物质滥用等 。
2.应做什么改善白天过度嗜睡?
戒烟戒酒,睡前避免剧烈运动,保证规律的作息,患有睡眠相关呼吸障碍的患者应及时治疗 。
四、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障碍
地球自转形成了昼夜节律的变化,生物亦存在与环境相适应的周期性变化,而昼夜节律性睡眠障碍就是身体睡眠觉醒状态与所处环境不匹配的疾病,导致工作、学习与生活等功能的损害 。
常见问题解答:
1.昼夜节律睡眠障碍与失眠或者嗜睡有什么区别?
昼夜节律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想睡睡不着、主观想保持清醒时却嗜睡,但脱离工作学习等外界束缚开始睡眠后却具备正常的节律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