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解读]在沉船旁边又有千万只船驶过,枯树前面又有千万棵绿树在茁壮成长 。唐敬宗宝历二年(公元826年),刘禹锡和白居易在扬州相遇 。白居易在筵席上写诗赠刘禹锡,为刘禹锡被贬二十三年鸣不平,刘禹锡写诗作答 。虽然也感叹自己遭遇不幸,埋没一生,自比“沉舟”、“病树”;但又相当达观,看到的是千帆竞发,万木争春,自己并不感到颓唐 。诗句形象生动,比喻新颖,包含着一种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至今仍被人常用来说明没落的事物,就由它没落吧;新生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千帆过:船只来来往往很多 。万木春:万木生机勃勃,欣欣向荣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王维《使至塞上》[解读]苍茫的沙漠中,升起一缕孤单的狼烟,直立而上;长长的黄河上,映照着将落的太阳,又红又圆 。诗句将塞外奇特的风光,写得开阔鲜明,气势雄浑,如在眼前 。“直”、“圆”二字传神,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巧妙地表现了诗人的亲切感受 。诗人把自己只身赴边的孤寂的情绪溶化在自然景观的描绘中 。近代王国维称这两句诗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大漠:沙漠 。孤烟:指狼烟 。烧狼粪的烟,直上而且不散开,容易看得见,古代用来做军事报警 。直:孤烟高而不散的样子 。长河:指黄河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解读] 平原上长满了茂盛的野草,每年一度秋枯春荣 。无情的野火哪能烧尽,温暖的春风又使它发芽滋生 。前两句写出了野草一枯一荣的自然规律,后两句写出野草绵延繁荣的具体形象,热情赞颂了野草虽备受摧残,但枯后复荣,顽强坚韧的生命力 。现常比喻革命的力量是阻挡不住,扼杀不了的 。此诗是白居易十六岁时作 。传说后来他从江南到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谒见老诗人、著作郎顾况 。顾况看到他姓白名居易,就说:“长安物贵,居大不易 。”接着看诗卷diyi篇《赋得古原草送别》,读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说:“有句如此,居亦何难,老夫前言戏之耳 。”因此替他宣传,称道他的才能,于是白居易名声大振 。离离:形容春草茂密繁盛的样子 。枯荣:一年一度,秋枯春荣 。枯,枯死,荣,茂盛 。
芳林新叶催陈叶是刘禹锡的哪首诗?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
文章插图
刘禹锡
吟君叹逝双绝句,使我伤怀奏短歌 。
世上空惊故人少,集中惟觉祭文多 。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
万古到今同此恨,闻琴泪尽欲如何 。
释意: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乃千古名句,体现了刘禹锡的哲学思想 。春天万物复苏,树林里新长的叶子催换着老叶;奔腾的激流中,前面的波浪主动让位给后面的波浪 。这里的“陈叶”、“前波”可指元稹和二崔等已经逝去的好友,也引申指旧事物;“新叶”“后波”可指晚辈,也指新事物 。
这两句诗告诉我们,新陈代谢是自然规律,生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因此用不着悲观 。新事物中包含了旧事物中的优秀成分,旧事物中孕育了新事物的某些基因 。刘禹锡还曾写过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也体现了这一规律 。
你最想推荐写的不错的古今诗词是哪几首?推荐一首萧纲的《采莲曲》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