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综试区首发跨境电商指数和白皮书

杭州跨境电商发展如火如荼, 该从何种角度精准反映发展态势, 归纳和总结发展成果?又该从哪些方面找出当前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短板以及解决方案呢?杭州综试区又有了新探索 。 昨天, 杭州综试区在全国首发跨境电商指数和白皮书 。
跨境电商总指数逐月连续增长
杭州综试区从去年底开始启动跨境电商指数编制工作, 各相关职能单位组成联合课题组, 浙江工商大学苏为华指数团队负责数据计算模型搭建和统计, 并邀请了国内顶尖的数理统计和指数编制方面专家对指数成果做了严谨论证, 这在全国尚属首次 。
根据实际需要, 课题组提出了“1+3”的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指数体系 。 “1”是指综合发展指数, 反映杭州跨境电商产业的发展规模、生态结构、企业成长、创新创业、环境营造等内容, 这是一个反映全局的总指数, 采用定基指数的编制方式, 以2015年10月份的水平为100, 指数值越大, 说明发展水平越好;“3”是指分别反映跨境贸易中关键的3个要素——价格、信用与景气的专项指数 。
昨天发布会上还公布了综合发展指数与景气指数 。 6月份的各项指数显示, 杭州市跨境电商综合发展指数保持逐月连续增长态势;跨境电商企业景气程度较高, 无论是环比、同比, 还是预期, 均处于景气繁荣线以上 。 不过, 跨境电商创新创业略有回落, 服务型企业在人才招聘上存在较大难度, 既懂外贸又懂电商的跨境电商应用型人才紧缺 。
白皮书从5方面反映综试区发展
【杭州综试区首发跨境电商指数和白皮书】一年多来, 杭州综试区先后出台两批86条制度创新清单, 制定了全国首个跨境电商B2B认定标准和申报流程, 出台了通关监管、检验检疫、退税管理、外汇结算、产业发展等5个方面便利化举措, 有效推动传统外贸转型升级……
今年6月底, 市综试办组织力量完成白皮书编写工作, 白皮书从国家使命、改革创新、产业发展、国际合作、前景展望等5个方面反映综试区发展:构建以“六体系两平台”为核心创新高地、用跨境电商新模式支撑外贸新发展、用互联网和大数据重塑国际贸易格局和加快建设跨境电商创业创新中心、服务中心和大数据中心等 。
两年来, 综试区通过开展两轮跨境电商B2B专项行动, 帮助企业“拓市场、降成本、创品牌”, 通过互联网基因改造、推广信保应用、实施品牌战略等举措, 为企业重构生产链、价值链、供应链, 推动杭州近三分之二(超过4500家)外贸企业上线经营, 累计已有近一半的杭州外贸企业(3521家)达成线上交易新实绩 。
同时, 杭州综试区已有下城、下沙、空港、临安、江干、萧山、余杭、富阳、建德、拱墅、西湖、邮政速递等12个线下产业园, 面积304万平方米, 入驻企业1634家;去年以来, 已有675家跨境电商产业链企业落户杭州, 其中龙头企业163家, 杭州综试区已经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土 。
点评:指数反映出杭州综试区服务体系的优化
浙江工商大学副校长苏为华
指数反馈与杭州跨境电商发展的实际情况是相符的, 如综合发展指数中“环境营造”占比呈上升态势, 反映出杭州综试区服务体系的优化 。 一个显著的印证就是“单一窗口”综合服务平台日渐完善 。 目前, 综试区“单一窗口”已经实现与阿里巴巴、大龙网、中国制造网、敦煌网等多个跨境电商主流平台对接, 通过“单一窗口”实现杭州报关, 宁波、上海、厦门、天津等口岸出口、降低通关单证审核比例和查验率、建立电商信用数据库、与中国建设银行等合作设金融服务专区等组合拳连续出击, 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了一站式便利服务, 使企业利用“互联网+外贸”的接受度大为提高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