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 国家网信办发布最新公告:根据举报, 经检测核实, 滴滴25款App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 根据规定, 通知应用商店下架APP, 并要求相关运营者严格按照法律要求, 参照国家有关标准, 认真整改存在的问题, 切实保障广大用户个人信息安全, 各网站、平台不得提供访问和下载服务 。 
 

文章插图
可以看到, 滴滴旗下的产品基本都上了“黑名单”, 动作之迅速, 手段之严厉, 可谓是非常罕见, 在其中, “滴滴车主”赫然在列, 该APP就是小桔充电的最主要端口, 一个自成立起就饱受争议的充电平台 。
小桔充电的运营方是北京小桔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是滴滴旗下的新能源充电品牌, 宣称主要为新能源车车主提供快捷、实惠、值得信赖的充电服务, 然而据业内人士称, 小桔充电在业内名声并不好, 与滴滴相比, 甚至可以说是不惶多让 。
就在前不久, 小桔充电才刚刚被广州46家充电运营商联名投诉点名, 称其“二选一”的方案, 涉嫌垄断市场, 造成不正当竞争, 严重干扰市场经营秩序, 如今就惨遭下架, 再加上之前传出的低价策略、加盟高抽成、自建充电桩、国内靠前运营商集体从小桔下线等新闻, 结合此次网信办通报, 可以说是实锤了!在充电这条路上, 滴滴小桔可算是“众叛亲离”!
【小桔充电app怎么没有了?是什么原因?】反垄断法和网络安全法并不是摆设 。 小桔充电作为链接B端和C端的平台型企业, 本应该发挥自己互联网的特长, 用技术把效率提高, 让多方共赢 。 但小桔却一味想要效仿滴滴老大, 妄想通过市场垄断, 达到收割用户、收割运营加盟商、收割资本市场的目的, 忽视了应尽的社会责任, 危害了国家互联网信息、数据、战略安全, 一步步将自己推向深渊 。 最终, 聪明反被聪明误, 这次跟着老大排队挨打、下架整改, 真的可以说是咎由自取、自食其果了!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