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执行力的5大方法 提高执行力最有效的方法有哪些( 二 )


三是对流程执行情况要进行定期评估,对流转效率不高的流程,要进行优化;对不合理的流程,要进行调整;对无效流程,要予以终止 。 同时,对业务流转过程中,各个环节的业务处理标准要进行审查,不断优化和提高业务处理的质量标准 。

提高执行力的5大方法 提高执行力最有效的方法有哪些

文章插图

三、信息化是执行力的保证
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这样的情况司空见惯,即管理制度、业务流程、业务标准都有了,制度不可谓不完善,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印上厚厚的一大本,但管理执行力不强的问题却依然存在,而且这是大多数企业都存在的问题 。
我们认为,制度执行力不强的原因,归根结底,就是缺乏强制执行的保证措施,仅仅依靠员工的自觉性来保证制度的执行,必然受到人为因素的诸多干扰 。
那怎么办?推行管理信息化!通过管理信息系统的规范流程来保证制度的执行,是最根本的解决之道 。
比如,在信息化管理系统中,我们就能够将企业的管理制度、部门职责、岗位职责、业务处理的规范程序和相关的管理标准等所有的业务规则,全部融合于(“固化”到)具体的业务处理过程,即业务流程中,依靠计算机系统的“刚性”来保证制度的执行 。
在业务运转过程中,上一个环节流转到你桌面上的工作,将迫使你在规定时间内必须处理,你不及时处理,这项工作就会始终停留在你这个环节,流转不到下一个环节 。 你想不作为,你想拖延,对不起,管理系统逼着你及时处理 。 另一方面,不是你的工作,就流转不到你的桌面上,你想越俎代庖替别人处理,也没有机会 。 通过这样的工作流转机制,就很好地解决了各负其责的问题,也解决了工作效能问题 。
与此同时,业务处理的标准和质量要求也有了保证 。 比如,业务人员要制作项目报告,假如公司规定项目报告必须包含项目实施的进度规划,那么,没有进度规划的项目报告将不能提交;假如公司规定项目报告的字数不得少于800字,那么不足800字的项目报告将无法提交 。
就这样,通过信息化的管理系统,就能够建立一个职责明确、流程清晰、执行规范的业务流转机制,管理执行力自然就提高了 。

提高执行力的5大方法 提高执行力最有效的方法有哪些

文章插图

四、度身定制是必由之路
并不是所有的管理系统都能通过规范和固化流程来保证执行力的落实 。
为什么这样讲?试想想,假如系统设计的流程与你的业务流程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差异,你还能指望它保证你的执行力吗?
第一,标准化管理软件不能完全匹配你的业务流程 。
标准化管理软件以模块化方式构建管理系统的业务体系,即用标准化的业务模块以搭积木的形式搭建业务体系 。 由于标准化模块的业务功能是事先设计成型的,而你的企业规模、业务范围、业务复杂度、管理颗粒度等,不可避免地与其存在差异,固定的业务功能和业务流程并不能完全匹配企业现实存在的业务流程 。
其次,标准化管理软件不能动态适配企业业务流程的动态变化 。
企业在初次完成基本业务管理信息化后,企业的运转效率会得到有效提升,企业效率的提升必然会不同程度地催生新的管理需求,新需求带来了业务的重构和升级,需要进行新的业务规划和流程设计,原有系统中的业务流程与企业现实存在的业务流程就产生差异,不相匹配 。
因此,我们需要度身定制企业管理业务和管理流程 。 只有定制化的管理软件,才能真正落实企业个性化的、复杂的业务流程,也才能随着企业管理需求的动态变化,动态调整和优化业务流程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