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采访的起始阶段, 有一位FA称, 元气森林与上一轮股东签下了对赌协议, 这倒不稀奇, 按照已故的企业家左晖的话说, “谁不签对赌呢?”但这个说法很快被证伪了, 起码不是带有“赌”的这个字眼, 另一位投资人告诉我, 唐要求加入的是“类似估值调整条款的东西”, 大意是完成了某个全年营收目标的前提下, 元气森林可将此轮估值再次上调, 并要求资方补足投资款——也就是说, 即便有赌的性质, 也只是投资人被要求单方面下注而已 。 
我随后拿这条信息与某位元气森林的股东求证, 他则表达了不予置评的态度, 末了又递了句话, “我只能说, 老唐不会签任何约束自己的条款” 。 虽然王宁和唐彬森经营的企业在不同的赛道中、趋势里, 不好说谁比谁得意, 谁又比谁更沉着, 但总起来说公众公司善守, 创业公司宜攻, 不可避免地会给局中人的处事带来暗示 。 
【元气森林公司估值逼近150亿美元】为了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搞得更清楚, 我干脆插上耳塞, 在搜索引擎上检索出唐演讲的录像来观摩, 居然看得津津有味, 总起来说, 这份视频资料令我在两个方面都感觉到有一点意外 。 
首先在于姿态 。 
唐彬森同时经营着元气森林和挑战者资本, 两家同步向上跃升的公司, 一般人不会这么做, 除非你像雷军那样, 选择了必须用投资来组局的商业模式 。 2021年, 唐彬森就好像一屁股坐进磁场中心的交椅, 一片一片, 把头部资本和资源吸纳到手, 他被赋予的是类似“消费做局人”的形象, 又老道, 又暗藏峥嵘 。 
但他在前辈们跟前却表现得诚恳、局促、腼腆, 可以借用我的同事在类似场合对另一位管理者的评价, “应该接受CEO演讲培训” 。 这倒不是说他的演讲内容不好, 抑或表现多么不从容, 而是说, 他没有习得“洋洋洒洒, 一气呵成, 插科打诨, 避重就轻”的企业家型演讲技巧, 反而诚恳地盘算着能够讲出些什么 。 
第二个意外之感则有点模糊 。 
唐彬森的表达让我闻到某种气息, 很熟悉, 但又一时说不清楚源自于哪里 。 直到看到这条消息——来自“哲思飘扬”的论坛闭幕的时刻, 共计十位演讲嘉宾被颁发了名为“干货王”的奖项, 名单并不令人感到意外:王宁没获奖, 唐彬森位列其中 。 
也就是说, 置身于数以百计的企业家人群里, 唐也是“更加擅长讲干货”的人, 是的, 这就是“熟悉”的原因了 。 
没错, 唐彬森一直在主流视野里, 但是在2020年之前, 他和很多人面目相似, 他们抱持的价值观念差不多, 管理理念差不多, 增长方法论差不多, 讲的干货也差不多 。 假设互联网企业家圈子这个客体真实存在的话, 那么过去十年, 唐彬森都处于中心地带, 身份则会依据圈层不同而有所微调, 有的时候是导师, 有的时候是企业家, 有的时候则是创业者 。 
例如, 他创办的智明星通接受了李开复的投资, 他在“群英会”被称为“从海外市场起家的唐彬森老师”, 很多事情上都能看出他在这里的身份定位, 在某年的学员活动上, 他慷慨地献出了“时间”作为拍卖品, 他承诺, 将在三个月内对竞拍成功者进行一对一辅导, 分享创业秘诀与心得, 他的感召力不错, 那次拍卖最终以五万元成交 。 
而在湖畔大学, 他是坐在台下被称为“创业者学员”的那一个 。 这个社群组织已经改名为“湖畔创研中心”, 是由马云、郭广昌、沈国军等8名浙商组建的江南会衍生而来, 它的声望之高, 一度连公布学员名单都是令人关注的事情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