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分析有哪几个步骤 需求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什么

从不同角度出发 , 会有多个需求定义:

  • 用户角度:用户为了解决某个问题或达到某个目标而需具备的条件或能力;
  • 价值角度: 产品为向受众提供价值而必须具备的特性;
  • 属性和约束角度:对要实现什么功能的说明(可以是对产品运行方式或产品特征与属性的描述 , 还可能是对系统的约束);
  • 系统角度:系统或系统组件为符合约定、标准、规范或其他正式文档而必须具备的条件或必须具备的能力 。
上述的需求定义 , 分别代表了需求的三个层次:
  • 问题;
  • 特性:产品卖点;
  • 系统需求 。
#1 – 问题
需求来源于客户要解决的问题 , 问题是期望和现状之间的差距:
  • 预期高于现状 , 客户不满于现状 , 希望改变 , 甚至会有明确的改进预期;
  • 预期等于现状 , 客户安于现状 , 对变化表现不积极;
  • 预期低于现状 , 客户知足常乐 , 抗拒变化 。
因此 , 需求与客户的期望和对现状的感知相关 。
而从商业角度看 , 并非客户的所有问题都需要解决 , 只有当解决这些问题后 , 能够给企业带来商业利益 , 企业才有动力去解决;
同时对客户而言 , 要有相应的支付能力 。
#2 – 产品/系统特性
产品就是解决客户问题的方案 , 但是 , 是否解决了问题 , 有支付能力的客户就一定会买呢?
客户购买产品的理由 , 也就是产品的卖点是什么?对客户而言买点是什么?
吸引客户购买的不是产品本身 , 甚至也不是产品是否具备某种功能 , 而是产品实现这些功能的程度 , 也就是通常说的“卖点” 。
#3 – 产品/系统需求
需求的第三个层次才是对产品本身的狭义的需求 , 也就是把产品作为一个黑盒的要求 , 称之为系统需求 , 分为功能性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 。
不同的产品概念和方案 , 对应了不同的特性和系统需求 。
在需求的这三个层次之间还必须建立起跟踪关系 , 可以使用 FAB 模型 。
什么是 FAB 模型呢?
功能优势「FAB」( Feature-Advantage-Benefit )是一个过程 , 可以帮助你弄清楚每种产品的功能对客户意味着什么 , 从而使你能够解决他们的顾虑、愿望和需求:
  • 功能:首先列出产品的功能 , 例如 , 不锈钢作为刀的材料;
  • 产品特性:然后考虑它创造了什么优势 , 如 , 不易腐蚀;
  • 客户问题:最后将其转化为实际收益 , 你不需要每年都购买新刀 。

需求分析有哪几个步骤 需求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什么

文章插图

系统需求实现后必须能提供某种功能或能力 , 帮助形成产品的特性 , 也就是产品的卖点或客户的购买理由 , 并最终解决客户的问题 。
以 iPhone 为例:

需求分析有哪几个步骤 需求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什么

文章插图

#4 – 需求的基本原则
  • 必要性:实现业务和产品目标的必要条件;
  • 具体:详细列出其起源和目的 , 可追溯根源;
  • 可理解:写得很清楚 , 很明确;
  • 准确:充分详细说明有关最终用户的挑战或需求的信息;
  • 可行性:研究并证明既有用又可实现;
  • 可测试:能够通过用户接受性测试或其他标准测试 。

需求分析有哪几个步骤 需求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什么

文章插图

需求的类型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 , 需求是经常被人们提及的概念 , 但由于其种类繁多、内涵广泛 , 常常被混淆 。
产品团队可以管理多种对不同利益相关者非常重要的需求类型 。 关键是要对不同类型的需求有一个共同的理解 , 并指定合适的人来协作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