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的三个标准 国民收入分配包括几种形式】在宏观经济学中经济政策是考试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 , 包括了5种常见政策 , 本节课老师要介绍的是其中一个经济政策 , 收入分配政策 。 首先来看它的定义:收入分配政策是指国家为实现宏观调控总目标和总任务 , 针对居民收入水平高低、收入差距大小在收入分配方面制定的原则和方针 。 常用的手段有最低工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税收和公共财政支出等 。

文章插图
具体来讲收入分配政策 , 就要从我国的近代史和现当代史做整体的回顾 , 但是在事业单位经济考试当中更侧重于考察国民收入分配的三种方式 , 这也是本节课要详细介绍的重要考点 。
国民收入分配包括三种分配方式: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 。 初次分配是指国民总收入直接与生产要素相联系的分配 。 任何生产活动都离不开劳动力、资本、土地和技术等生产要素 ,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 取得这些要素必须支付一定的货币 , 这种货币报酬就形成各要素提供者的初次分配收入 。 例如说我要开一个火锅店 , 需要租店面、买机器设备、雇佣员工、掌握火锅底料秘方等等 , 这些都是生产中必不可少的要素 。 作为私企所创造出的国民收入是要分成三个部分的 , 一部分用来交税;第二部分用来给员工发工资;第三部分就是企业主自己的收入了 , 有企业主自行支配 。
对于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来说 , 自己所掌握的要素通过不同方式的投入可以获得不同的收入 , 所以所有者会想尽办法让自己的生产要素做出更大的贡献 , 自己也能取得更多的收入 , 所以说初次分配注重效率 , 这在考试中需要各位去注意 。
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结果的基础上各收入主体之间通过各种渠道实现现金或实物转移的一种收入再次分配过程 , 也是政府对要素收入进行再次调节的过程 , 着重解决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问题 。 例如说我国自2018年10月1日起 ,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整到5000元 。 缴纳社保以后 , 工资小于或等于5000元将不再需要缴纳个税 。 本次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整 , 减少了低收入人群的纳税负担 ,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纳税的公平性原则 。 起征点高了 , 再分配当中高收入者缴纳的多 , 政府在分配中就能够缩小贫富差距 。 通俗来说政府问穷人少收或者不收税 , 问富人多收税 , 然后汇总在一起把这笔钱给最需要的人 。
最后一个分配方式是慈善事业机制 , 又称为第三次分配 。 第三次分配是建立在志愿性基础上 , 以募集、自愿捐赠等慈善公益方式对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进行的分派 。 它依靠“精神力量” , 奉行“道德原则” 。 通俗来举例就是我自己捐款到红十字会 , 红会拿着这笔钱再转交给需要的人 。
到这里 , 国民收入的三次分配方式全部介绍完毕 , 考试当中要注意区分三种不同的分配方式 , 尤其是要注意纳税和政府用税收进行社会调节这是不一样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