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APP被暂停新用户注册后,网约车补贴大战又开始了 。 北京的小Z尝试了两天其他的打车APP,在朋友圈开启了吐槽模式 。 
第一次,她打到一辆曹操出行的网约车,结果司机找不到接她的地方,打电话对她一顿大吼,然后挂了电话 。 “明明是他找不到地方,怎么还怪我?”小Z很生气 。 
隔天,小Z又试着用美团打车,这次,情况更奇葩 。 司机接上她以后,绕路去加油站加了油 。 司机解释说,这都是为了冲KPI,他已经这么做好几次了,只有一位比较“事儿”的乘客提出过质疑 。 
尽管事后司机给她免了两块钱车费,但小Z还是感觉打车体验不太好 。 
小Z的情况并非个例,多位乘客对深燃表示,如今打车优惠券多了,打车可选择的平台变多了,但打车并没有变爽 。 网络上不断地出现“不好打车”、“司机的服务态度差”、“导航定位垃圾”等吐槽和抱怨 。 
7月4日,各应用商店下架了“滴滴出行”APP 。 原本一家独大的网约车市场被撕开了一个口子,看到机会的各大网约车平台蜂拥而上,开始争抢用户 。 但是,流量和订单来了,平台的运力和服务跟上了吗? 
优惠多了,但是车不好打了 
为了上班不迟到,Linna每天早上九点多就打开数个打车APP一起叫车 。 一天,Linna分别在滴滴和美团上都叫了车,5分钟后滴滴响应了,打到车后,Linna直接上了车,但是她忘记取消美团这边的订单 。 
没想到,一个多小时后,Linna接到了美团司机的电话,司机说:“我到你楼下了 。 ”Linna无奈地在朋友圈吐槽:“响应慢也不算错吧,但早高峰需要叫车一个小时,真就没啥打车的意义了……” 
不止是Linna,小周最近看到了不少打车优惠信息 。 为了“薅羊毛”,她特意避开早高峰,在上午11点打开了曹操出行叫车,结果20分钟过去,根本没有司机应答,“车都去哪儿了?”她表示疑惑 。 
滴滴APP下架后,大量的订单和乘客一窝蜂地涌向了其他打车平台 。 一些乘客发现,即便有了这么多的叫车软件,出行高峰期依旧动辄排队一二百人,等待时间超过半个小时,无司机应答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 小周对深燃感叹,有时候接单的司机也距离很远,“不知道是平台的算法不对,还是运力不够” 。 
 

文章插图
更多的问题也随之暴露了出来,比如定位不准 。
最近阴雨天比较多,阿七明显感觉到滴滴响应的速度变慢了,于是改用了高德这类聚合打车APP,响应速度确实快了,但是麻烦也不少 。
有一次,阿七的定位是在地铁口,高德却将她定位在隔着一条街的另一个地方 。 她不得不花了将近5分钟去找司机 。 “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很多时候只能我自己跑着去找司机,太麻烦了 。 ”阿七无奈地说道 。
【附解决方法 滴滴打车难的原因有哪些】不止是定位不准,有用户发现,高德、美团这些APP的打车软件自带的导航系统,也不够精准 。 不少从滴滴转到其他平台的司机也发现了这个问题 。 一位司机告诉深燃:“有一次,明明左边就是石墩子,导航还让左转 。 ”
司机的服务态度也很成问题 。
一位网友在微博上吐槽:“自己最近开始用高德一个月,碰到了好几个‘神人’ 。 第一个司机在车里直接打电话喷高德客服地图不准确,大吼大叫 。 第二个司机的车里一股烟味,而且空调开得非常冷,请他调高点就装聋作哑 。 ”
平台急于扩张抢运力
“从产品的维度上,现在很多独立的APP确实是有不少需要优化和解决的问题 。 ”携华出行CEO庄智强对深燃指出:“比如在路线规划上,从A点到B点,导航的策略其实是有几十种的,究竟选择哪种路径,是需要很强大的算法和数据予以支持的 。 在这方面,头部互联网企业有绝对优势,其他新平台一时半会儿还做不到像头部平台一样好的用户体验,这不仅仅是钱,更需要时间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