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沉寂多时的ofo共享单车 , 近日因为“拉好友退押金”引发关注 。 据媒体报道 , ofo共享单车在其全新的App4.0版本上推出了“邀请好友奖励现金 , 最高奖励购物金额40%”“好友越多 , 退押越快”“充值10元立即退押2.5元”等活动 , 这些新式玩法惹怒众网友 , 认为ofo是让用户“坑完自己坑朋友” 。
“拉人返现”是互联网新经济普遍采用的一种营销方式 , 人们对它并不陌生 。 在互联网新经济发展过程中 , 曾有不少产品和服务通过朋友圈分享实现了“触及新用户 , 让利老用户”的目标 。 时至今日 , 也依旧有不少知识分享类的产品在沿用“拉人反现”模式 。
此番ofo的操作之所以招致一片骂声 , 并不是“拉人头”行为本身让人反感 , 而是因为目前ofo小黄车已几乎消失 , 且上千万名用户的押金问题一直没有下文 。 这样一个已经不能按约为客户提供主体服务的企业 , 为何能在移动客户端轻而易举地重启“拉人返现”模式?
从互联网创业项目的角度出发 , 拥有千万粉丝量的ofo共享单车App和微信公众号 , 必定是创业公司不愿轻易丢弃的“宝贵财富” 。 从2018年底开始 , ofo也基于粉丝做了不少流量变现的尝试 , 其中包括销售车身及App广告、试水虚拟货币、公众号接广告、成立小鹿有货进行购物返现等 。 只是 , 随着主营业务坍塌 , 外界对企业已经充满了不信任 。 而这些依托客户端的尝试 , 是否会帮助企业承担起前期责任、退还用户押金 , 抑或只是悄无声息地变身新平台、做起新生意 , 企业不曾给公众一个交代 。
在这样的情况下 , ofo针对老客户开启新一轮“拉人头”活动 , 难免引发公众警惕 , 并且亟需监管跟上 , 否则难保不会造成进一步的“退押金”难题 。
出现在App上的可疑行为 , 并非ofo共享单车独有 。 最近同样引起舆论热议的 , 是不少App上的“自动续费陷阱” 。 比如某客户端首页“0.1元享受一个月的会员功能”的活动 , 其实有附加条件“以后每月自动续费19元” , 但这样的解说字体非常小 , 甚至是要打开活动详情后才能看到 , 消费者大多要等到次月被扣费时才能发现 , 而想要关闭这项功能 , 却需要辗转好几个页面才能完成 。
App自动续费的“开通简单取消难” , 存在的隐藏条款等问题 , 显然不是技术层面的问题 , 也非个体用户凭一己之力可以改变的 。 此时人们要问:相关的监管是不是及时 , 又是不是有效?
【ofo“拉好友退押金”惹怒网友,不能纵容App“套路当道”】依托互联网新经济发展起来的产品和服务 , 本该在技术的加持下成为经济发展的催化剂 , 但如若任由“套路”当道 , 无疑是在增加用户的使用成本和维权成本 。 长此以往 , 这将使用户对互联网产品提高警惕 , 损害他们的信任与信心 。 对新模式、新渠道实行有效监管 , 让公众在购买产品和服务的同时多一重安心保障 , 已是非常迫切的需求 。
- 员工许个愿,格力电器官宣“双休”
- ofo退押金套路:没诚意的歪招难解困局
- 左手支付牌照右手漫画平台,B站拟发14亿美元可转债“购物车”添新
- 配置拉满,摩卡NOH智慧领航版正式上市|2021广州车展
- “黑五”本周来袭,欧美零售商提前打响“早鸟”争夺战
- 给阿拉斯加犬雪橇犬美容护肤时的常见问题
- 阿拉斯加犬雪橇犬的高智商吗?
- 什么运动能让男生瘦上半身?
- T3出行或掀新一轮“烧钱”大战 曾被批“安全监管严重缺失”
- 除了“健康”智能手表还有啥用?看来这些公司都没想明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