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uraMatrix 36氪首发 | 脑机接口平台公司「宁矩科技」完成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首颗系统级芯片年底将量产

“改变世界的一定是侵入式脑机接口 。 ”
36氪获悉 , 国内唯一具备侵入式技术能力的脑机接口平台公司北京宁矩科技有限公司(NeuraMatrix)完成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 , 由华盖资本、沙特阿美旗下多元化风投基金 Prosperity7 Ventures(P7)联合领投 , 老股东经纬创投跟投 。
NeuraMatrix是36氪持续关注报道的初创企业 , 成立于2019年11月 , 是清华大学技术成果孵化的高科技创业公司 , 与马斯克的NeuraLink同属一个赛道 。 2021年3月份 , NeuraMatrix刚完成由经纬中国领投的数百万美元Pre-A轮融资 。
【NeuraMatrix 36氪首发 | 脑机接口平台公司「宁矩科技」完成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首颗系统级芯片年底将量产】在脑机接口领域 , 存在侵入式与非侵入式的路径差异 , NeuraMatrix联合创始人告诉36氪:“神经元信号检测需要覆盖从低频零点几赫兹到高频十数k赫兹的频段 , 很多疾病如帕金森、癫痫等的病灶在深脑 , 病灶脑区释放的信号属于高频 , 在信号对外释放的过程中 , 脑组织和颅骨会屏蔽和吸收大部分高频信号 , 因此通过非侵入式的头环或脑电帽采集信号只能获得小于百赫兹的部分 , 相当于采集的信号信息丢失了90% , 且信号精度较差 。 目前非侵入式脑机主要关注睡眠检测、专注度检测等 , 且检测过程易收到干扰 , 需要在安静的环境中 。 ”
NeuraMatrix的研发重点主要在侵入式脑机接口 , 关注最底层的接口硬件 , 产品覆盖电极材料、神经接口专用芯片、无限多点接口系统设备、脑机信号采集及分析可视化平台和系统级脑机接口平台 。
目前 , NeuraMatrix已完成系统级芯片升级 , 百通道芯片仅半个小指甲盖大小 , 集成采集、刺激和无线交互功能的系统搭载在自研芯片上 。 科研数据显示 , NeuraMatrix系统级芯片在抗噪和无线两个指标上优于NeuraLink的产品 。
NeuraMatrix研发面向科研情景的N10系统集成8个采集通道、2个刺激通道 , 产品将于2021年年末量产;Q16系统采用集成度更高的专用芯片 , 可实现16个通道采集刺激一体 。 NeuraMatrix联合创始人告诉36氪:“Q16系列芯片采刺一体的技术已是世界领先 。 即便像马斯克的NeuraLink , 目前展示的案例也都只是围绕采集功能展开的” 。 Q16系统预计将于2022年开始供货;此外 , NeuraMatrix还在研发更高集成度的专用芯片 , 预计产品在2022年上半年商业化落地 。 届时 , 在通道数量上 , NeuraMatrix产品与NeuraLink将相当 。
客户方面 , NeuraMatrix的合作对象主要是科研院校和顶尖医院的相关科室 , 包括清华长庚医院、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天坛医院等 。 此前 , 国内脑电信号采集设备严重依赖于进口 , 受美国商务部将脑机接口列入出口管制名单影响 , 美国脑科学领域的医疗产品正在逐渐退出中国 , NeuraMatrix可以弥补这个空白 。 此外 , 十三五、十四五规划都将脑科学列为重点发展方向 , 国内各高校正在大力布局相关科研 , 高校脑神经研究实验室也将是NeuraMatrix科研产品销售的增长对象 。
目前 , NeuraMatrix产品已有多家意向客户 , 预计明年将实现千万级营收 。 短期内NeuraMatrix持续专注科研与健康类市场 , 以医院和科研机构实验室为目标客户;中期关注下一代神经疾病医疗市场 , 以医院、康复中心、养老中心为目标客户;长期来看 , NeuraMatrix为人类实现元宇宙分身提供关键的接入方式 。 此前NeuraMatrix曾与阿里造物节进行脑机交互概念合作 , 解读基于意念的人机交互未来 。
团队方面 , NeuraMatrix拥有复合型团队 , 目前共有70余人 , 创始团队自2010年起就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进行相关学术研究 。 两位联合创始人分别为清华大学和中科院的教授 , 专注脑机接口和生物材料技术;公司工程师团队来自生物材料、芯片和软件等专业 , 博士和博士候选人占比超过70%;市场销售团队有丰富的医疗器械和相关产业背景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