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是如何发明瘦金体的,又如何评价瘦金体呢?

宋徽宗的瘦金体是我最喜爱的书法 , 我将其称为天才 。君不见 , 瘦金体的一笔一划 , 是多么的娟秀飘逸 。

宋徽宗是如何发明瘦金体的,又如何评价瘦金体呢?

文章插图
首先diyi个问题 , 宋徽宗是如何发明瘦金体的?1 , 书法基础 。宋徽宗早年学薛稷 , 黄庭坚 , 参以褚遂良诸家 , 出以挺瘦秀润 , 融会贯通 , 变化二薛(薛稷 , 薛曜) , 形成自己的风格 。瘦金体是楷书的一种 。其用笔就是源于褚、薛 , 写得更瘦劲 。
2 , 美术功底 。宋徽宗十分擅长工笔画 。瘦金体特点是瘦直挺拔 , 横画收笔带钩 , 竖划收笔带点 , 撇如匕首 , 捺如切刀 , 竖钩细长;有些联笔字象游丝行空 , 已近行书 。结体笔势取黄庭坚大字楷书 , 舒展劲挺 。他将工笔画和楷书合在一起 , 就成了瘦金体 。
如何评价瘦金体
浅谈一二吧 。
1 , 韵律 。瘦金体其实并不难掌握 , 字形、笔法都不是难点 , 难的在于力度、速度和节奏不要太用力 , 那些锋芒毕露的线条不是靠用力写成的 。
2 , 锋芒 。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思想观念中是不喜欢锋芒毕露的 , 而是提倡内敛 。宋徽宗是帝王 , 自然没有那么多顾忌 。宋徽宗写的一字则是很干脆利落的一笔到尾 , 这就与西方的文化有所想通 。这种硬瘦体有一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悲剧感和力量感 。
3 , 模仿 。现代美术字体中的“仿宋体”即模仿瘦金体神韵而创 。这一点代表瘦金体得到了大众的认可了 。
原创答题不易 , 全部手打 。感谢各位看官 。
这里是一个会讲历史故事会教你写字的头条号~欢迎关注或评论点赞 , 带你从不同的角度看你不知道的历史趣事 。
怎样欣赏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体”?何为瘦金体宋徽宗的书法 , 先学初唐薛稷 , 薛曜兄弟 。(薛氏兄弟师承其舅褚遂良)后又学同时代书法家黄庭坚 。宋徽宗信奉{书贵瘦硬}的古训 , 用笔源于薛氏 , 结体笔势 , 取法于黄庭坚 。将他们清瘦恣纵的特点 , 加以融贯 , 又吸取画坛前辈的笔法 。并融入工笔院体画的勾线功夫 。创造出新体楷书[瘦金体】 , 又称[瘦金书】 。
宋徽宗是如何发明瘦金体的,又如何评价瘦金体呢?

文章插图
世人对瘦金体的认识宋徽宗是人们说的亡国之君 。但他执政的时候已经是内忧外患 , 不是他能够改变的历史 。所以有部分人认为北宋是因为瘦金体而亡国 , 把瘦金体定为亡国之书体 。也有人认为瘦金体是美术字 , 题画字 。以及现在流传的工笔画 , 瘦金体题字水平其实不高 。也是影响了瘦金体的传播普及的一个因素 。
宋徽宗是如何发明瘦金体的,又如何评价瘦金体呢?

文章插图
瘦金体的特点徽宗所作楷书 , 瘦金体笔道瘦细有弹性 , 运笔挺劲 , 犀利 , 具有秀美洒脱的风骨 。其结体特点为抑上扬下 , 抑左扬右 , 行笔细劲 。尾钩锐利 , 横竖起笔如利刃切入 , 如屈铁断金 , 撇捺的末端如竹叶形 , 整体感觉剑拔弩张 , 斩钉截铁 , 体现出用笔的力度 , 并具有行书的舒畅风貌 。字体多呈长方形 , 上半部紧凑重聚散 , 右下部多开张圆满秀丽 , 这种中宫内松 , 四面开张的字体造型 , 具有一种锋锐的强烈感及明显的飞动效果 , 并把长锋狼毫的弹性及提捺强调到突出地位 , 通篇重法度 , 写作态度一丝不苟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