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定价!北京正式开放国内首个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

在11月25日举行的北京亦庄创新发布上,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工作办公室公布,北京正式开放国内首个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 。 同时发布的配套管理政策显示,在保障市场公平竞争原则的前提下,企业可采取市场化定价机制;在向乘客明确收费原则、支付方式等信息前提下,方可开启体验收费服务 。 这标志着国内自动驾驶领域从测试示范迈入商业化试点探索新阶段 。

市场化定价!北京正式开放国内首个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

文章插图

在哪?
经开区60平方公里范围
百度和小马智行成为首批获许开展商业化试点服务的企业,现阶段将在经开区60平方公里范围,投入不超过100辆自动驾驶车辆开展商业化试点服务 。 依据此次管理政策,在保障市场公平竞争原则的前提下,企业可采取市场化定价机制;在向乘客明确收费原则、支付方式等信息前提下,方可开启体验收费服务 。
“自动驾驶是北京市高精尖产业重点方向,发展进程全国领先 。 ”市自驾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4月,依托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设立了国内首个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打造先行先试监管沙盒,推动道路测试、示范应用和商业运营服务 。 设立以来,已在全国率先发布无人配送车上路、高速公路测试、无人化测试等政策 。 截至目前累计安全测试里程接近300万公里,管理政策创新成效良好,已具备条件开展商业化试点,商业化试点是自动驾驶应用场景落地的最终环节,进而形成产业闭环 。
为何商业化试点?
顺应产业发展需求
此次管理政策,从申请审核、试点管理、网络数据安全、服务监督与违规管理等方面对企业开展商业化出行服务进行全方位详细规范,具有多个亮点 。
相关负责人介绍,政策统筹技术更新迭代和产业发展,鼓励和引导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模式探索和创新 。 当前,部分头部企业的自动驾驶技术已在示范区内通过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得到充分验证,为自动驾驶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 先行区为顺应产业发展需求,在全国范围首次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自动驾驶出行体验收费服务,打造良好的产业营商环境 。
如何管理?
构建新型服务、客诉和定价机制
同时,政策健全完善申请和审核流程,加强管理要求,保障细则的可落地性 。 细则从事前(申请条件、申请材料、申请审批流程)、事中(监督管理)、事后(违规、违法及事故处理)三大维度,对申请主体、试点车辆、驾驶人、平台和APP等对象的合规性做出了详尽要求,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可实施的方案,对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发展具有较好的参考借鉴价值 。
在强化服务监督和违规管理方面,构建具有延续性、可迭代的商业化试点服务管理体系 。 先行区高度重视商业化试点的服务质量管控,严格要求企业在市场化公平竞争前提下,构建新型的服务、客诉和定价等管理机制,营造良好的商业化试点环境;对企业的日常运营状况进行监管,根据监管需要,对企业的业务运营、服务质量、平台及网络运行、车辆行驶等方面的全方位监管 。
如何保障安全?
采集数据未经批准不得出境
“安全可控是开展商业化试点活动的最重要的基本原则 。 ”对于市民关注的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方面,相关负责人表示,政策将确保试点活动安全有序开展,要求申请主体从全面遵守和落实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出发,加强对个人信息和网络数据安全保护,明确在商业化试点时所采集的乘客个人信息、APP日志信息、地理信息、汽车及系统数据、交通流数据和生成的业务数据等,应当在中国境内存储和使用,未经批准不得出境 。 同时要求企业建立完整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对互联网服务平台进行持续有效的网络安全管理,有效应对网络安全事件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