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小米的几个看空逻辑,瑕疵很大


当下小米的几个看空逻辑,瑕疵很大

文章插图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表外表里(ID:excel-ers), 作者:陈成、 姚莎, 编辑 :慕沐 、付晓玲、闵知
11月23日, 小米Q3财报发布:
营收实现780.6亿, 同比增长8.2%, 但环比下跌11.1%;同时经调整净利润51.8亿, 同比增长25.4%, 但环比下跌18.1% 。
业绩增速远“不及预期”, 雪球的小米股票评论区里“炸了锅” 。
“小米已经成小米粥 。 ”
“看来只能等被收购才能涨起来了 。 ”
“性价比打开的市场, 也会被性价比打败 。 ”
……
市场对小米的担忧, 表面上看是对本季度营收利润环比双降的焦虑, 但深层次或许有着, 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 怕公司的长期价值受到影响的不安 。
事实真的这样吗?我们认为市场上, 至少有几个逻辑是经不起推敲的、有瑕疵的, 具体来说:
1、产品周期空档、缺芯等经营节奏问题, 导致小米Q3业绩表现弱势, 而Q4即将迎来放量期;
2、Q3正值小米快速规模拓店期, 导致成本费用先行, 而收入需要一定时间;
3、荣耀目前存在补偿性报复消费现象, 有繁荣泡沫嫌疑, 后面持续性存疑;
因此, 可能小米当下的低景气度是暂时性的 。
本文将通过拆解Q3财报, 严肃研究, 还原小米业绩真相 。
Q3赶上产品“弱势”周期
拆解小米的营收结构可以发现, 其Q3的营收同比增速明显下滑, 是受“老本行”手机业务的拖累 。
当下小米的几个看空逻辑,瑕疵很大

文章插图

不过, 这不是小米的经营出了什么问题, 而是手机行业两个共性因素——产品周期以及缺“芯”导致的结果 。
消费电子行业的产品周期是指:手机爆款新品的发布往往会带动销量短期的上涨, 整体销量会呈现季节性波动 。
以苹果为例, 每年Q3, 苹果会在发布新款的同时促销老款, 带动季度销量大幅增长 。 反映在数据上, Q3、Q4的出货量明显高于Q1、Q2 。
也就是说, Q3、Q4是苹果手机产品周期的强势期, Q1、Q2相对是弱势期 。
当下小米的几个看空逻辑,瑕疵很大

文章插图

小米的销量也存在这样的季节性波动 。 如下图, 其出货量的强势期普遍在Q1、Q2(2020年受疫情影响除外, 下文同样不以2020年数据为参考) 。
当下小米的几个看空逻辑,瑕疵很大

文章插图

但与苹果不同的是, 小米的产品体系相对复杂, 小米的数字系列、红米K系列、红米Note系列, 都承担着销量任务;同时, 不同机型发布的时间也不集中 。
比如, 小米数字系列在前一年的十二月底, 红米品牌的K系列在二月底, NOTE系列分别在618、双11发布两次 。
如此一来, Q3就成为其产品周期上相对的空档期, 2021年的情况尤其如此 。
这导致的结果就是, 小米在Q3的营收表现相对弱势, 同比增长处于相对低位 。
遭遇内部周期问题之余, 宏观层面的芯片供应紧张, 也一定程度让小米受到掣肘 。
我们在《蔚来深陷“优势牢笼”》一文中论述过, 7-8月是业内芯片供给最紧张的阶段 。 那么, 手机、汽车、计算机等芯片下游领域, 自然都难言轻松 。
而手机领域, 在5G手机换机潮下, 不仅芯片数较4G手机翻番, 而且高端5G手机要求的高质量芯片的竞争, 也更为激烈 。
虽说小米有芯片供应链方面的优势, 但本季度在紧张局面下, 供给上也很难不受影响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