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首发|专注数据流动安全治理体系,「全知科技」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

本轮融资之后,公司将持续在产品打磨和商业化上发力 。
36氪获悉,数据安全厂商「全知科技」已于近期完成数亿元的B轮融资 。 本轮融资由红杉资本、GGV纪源资本联合领投,方广资本、联想创投、火山石投资等老股东追投,航行资本提供独家财务顾问服务 。
今年以来,数据安全成为全社会都十分关注的议题 。 首先在政策端,今年《数据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接踵而至 。 其中,《数据安全法》在9月1日起正式施行,《个人信息保护法》紧随其后,在11月1日起正式施行 。 在新一轮政策促使之下,数据安全作为安全行业中的一个细分赛道,在当前引起了创投、产业不同角色的重点关注 。
「全知科技」是36氪持续关注的一家公司 。 其成立于2017年,专注数据流动安全治理体系,希望站在数据流动和业务场景的角度,帮助企业在数据的使用过程中建立安全机制 。
在去年的报道中,公司创始人兼CEO方兴曾对36氪介绍,过去甲方公司在进行安全建设时面临的一个典型问题是,传统的数据安全方式无法匹配当前的需求——传统方式往往是边界防护的思路,希望尽量让数据存放在“保险柜”内,而企业在开展业务过程中会产生数据广泛流通和使用的需求,数据真正流转的最核心点在应用层,并且常常是由内而外流出,传统的安全思路忽视了这一问题,「全知科技」想通过自身的产品方案解决这一问题 。
时过一年,在政策利好的加持下,甲方客户的数据安全建设思路也产生了一些变化,这给全知这类新兴数据安全厂商提供了发展契机 。
在产品端,沿着流动数据安全这一思路,目前公司所主打的产品为”知源-数据资产地图系统”和应用数据风险监测系统 。 其中,数据资产地图系统主要目的是帮助企业梳理并标识数据,进行数据分类分级,并希望实现在复杂环境下自动化扫描并识别其中的敏感业务信息,并持续支持客户数据资产变动管理的效果 。
而应用数据安全系统可划分为 “知形-应用数据风险监测系统”和“知影-API风险监测系统”两款产品 。 前者主要针对企业内部系统需求,将企业业务应用系统中的人、数据和风险进行闭环链接,希望通过自动化的方式梳理用户与访问数据的关系,实时监控发现用户访问数据的风险,并且在数据发生泄露时及时进行事件泄露溯源 。 而后者则针对外在的风险暴露面,以数据为中心,通过对Web、APP、小程序、IoT等应用系统的流量分析系统,实现API数据暴露面的治理和对数据攻击行为持续发现 。
分别解释其产品特点 。 首先,数据分类分级当前被业内提及较多,尤其在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下更引起众多甲方的重视 。 谈及公司数据资产地图产品的差异化,方兴介绍,当前行业内的数据分类分级工作仍主要依赖人工服务和规则匹配的方式进行 。 然而,全知的定位是基于不少客户的大规模数据管理诉求,实时、高效地提升客户的数据分类分级效率,而非简单地提供合规工具 。 在此基础上,全知的数据分类分级产品强调业务的流动打通功能,也就是将不同级别的数据映射到对应的应用流动过程中,再依照情况进行管理和控制,从而体现数据分类分级之后实时的风险控制价值 。
另外方兴还介绍,当前由于数据在数据库中的信息维度较少,也给业内通过自动化方式实现数据分类分级的目标带来了挑战,但通过应用数据的打通,全知可以从应用层回流更多数据信息维度,从而给自动化进行数据分类分级的目标提供可能性 。
正出于这一思路,打造应用数据安全产品的重要性也更加突显 。 在这一方面,前文提到公司以企业资产的内、外视角提供了两款产品——“应用数据风险监测系统”和“API风险监测系统” 。 在”应用数据风险监测系统”上,方兴介绍,传统流量类型的网络安全产品更多出于对Request流量的分析,关注外部流量进入内部过程中的异常行为 。 而全知的特点是更关注Respond流量,关注返回流量中已经调取的敏感数据,再进行相应的安全措施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