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专访:从SheIn、PatPat到简派,服装品牌卖家的供应链到底该怎么搭?

【36氪专访:从SheIn、PatPat到简派,服装品牌卖家的供应链到底该怎么搭?】全国纺织服装市场规模超4万亿 ,  规模以上企业约17万多家 , 具有数字信息化管理能力的不足5% , 而供应链能力成为这个行业一直被忽视但最重要的能力 , 急需被行业关注 。
跨境电商火爆 , 让SheIn和PatPat进入到大众视野:有消息称 , 跨境女装品牌SheIn估值超3000亿人民币 , 即将IPO , 跨境童装品牌PatPat今年7月宣布完成6.7亿美元C、D、D+轮融资 。
二者的共同点 , 除了都是服装企业、供应链都在广州、同为DTC跨境电商之外 , 都还有一个逐渐被行业内挖掘出的特点——有着极强的供应链管理能力 。
而他们的供应链管理能力 , 都来自同一个师傅——云海先生 。 云海先生原名刘明光 , 25年从业经历 , 从2016年初开始做SheIn供应链顾问 , 2020年~2021年为PatPat供应链副总裁 , 曾经是特步(中国)供应链副总裁 , 汇美集团(茵曼)供应链总经理 , 北京裂帛供应链总监 , 广州致景科技供应链顾问 。
全国纺织服装市场规模超4万亿 ,  规模以上企业约17万多家 , 具有数字信息化管理能力的不足5% , 而供应链能力成为这个行业一直被忽视但最重要的能力 , 急需被行业关注 。
谈SheIn的供应链:从0基础到供应商踏破门槛36氪:很多人说道SheIn是之所以能有现在的成绩 , 并不是因为其营销能力或者品质、设计 , 而是因为其供应链能力 。 而您作为SheIn的供应链顾问 , 是什么机缘巧合开始帮他们做改变的呢?
云海:准确地说 , SheIn是当前同时“两条腿走路”的唯一服装品牌企业(近端时间在朝平台化发展) , 无论是营销能力 , 还是供应链整合能力 , 都是业内仅有 。 她的供应链 , 包括其底层架构、组织分工、工作流程以及其在工作过程中所使用的软件工具及其相关标准 , 都和我还是具有一定的关联关系的 。
最初的SheIn对供应链是完全不懂的 。 在当时乃至现在 , 很多跨境电商、国内电商以及国内线下品牌 , 他们用软件系统或者信息化工具 , 都只是为了解决单点问题 , 这样很容易导致治标不治本、数据孤岛、工具用不起来等种种后遗症 。
所以我们先做了一件事:有一个清晰的供应链战略布局 。 SheIn也在我的帮助下当时就把五六年后乃至更未来的问题构思明白了 , 他们没有亦步亦趋 , 目光短浅 。
36氪:您说大概在五六年前 , 他们其实还没有什么供应链的时候 , 您就开始帮他们搭建了 , 当时具体情况是?您接手之后觉得他们当时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云海:首先2015年时SheIn规模还是比较小的 , 订单量本身就不够丰厚 , 很难有向上游面料辅料的议价权;其次 , 他们的内部流程也不够完善 , 找了几个生产经理发发订单 , 仅此而已;更别提资源整合了 。
SheIn来自于南京 , 最初的广州分公司是在广州白云区 , 白云区那边主要是服装批发聚集区 , 十三行、沙河、中大轻纺城等都在那边 , 但是SheIn当时的订单量又小 , 又散 , 给上游的价格又低(因为对外售价低) , 对速度的要求又更快 , 当时在白云区已经没有商家和工厂愿意跟SheIn合作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