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澳洲首个端到端碳交易平台,「One Stop Warehouse」居民侧光伏系统稳居澳洲第一

公司2020年光伏交付量已超澳洲第二至第六名总和 , 处于领先地位 。
作者|韦世玮
【开发澳洲首个端到端碳交易平台,「One Stop Warehouse」居民侧光伏系统稳居澳洲第一】编辑|石亚琼
**
近年碳中和概念的大热 , 让越来越多人关注到新能源行业 , 尤其是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 日前36氪接触到One Stop Warehouse(OSW) , 即是一家居民侧“光伏+储能”系统集成为核心的澳洲新能源公司 。
具体来看 , OSW成立于2013年 , 主要商业模式是面向欧洲市场 , 通过零售商及安装商销售和部署光伏及储能系统 。 截至目前 , 公司已在澳洲为超过60万个家庭提供了光伏发电系统 , 其供应链覆盖中国、美国、欧洲、韩国等国家和地区 。 同时 , 公司还开发了首个端到端碳交易平台 , 通过收集所有客户的碳排放 , 出售给火电站等需要付碳税的公司 。
OSW联合创始人Anson告诉36氪 , 尽管公司看似一个分销商 , 但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定位成一家以数字化平台为底层逻辑的光储集成商 , 核心研发团队不断根据客户、运营的痛点 , 自主开发系统 , 利用数字化手段提升运营效率、增加客户粘性 。
在客户端 , 公司为客户提供一套网络协同平台(Green Deal) , 帮助客户管理终端用户数据、降低运营成本、提供金融/碳交易服务 , 类似于“设备+金融”的SaaS提供商 。
在运营端 , 公司针对新能源系统销售的特点 , 定制化开发了提升内部运营(Solar Brain)、服务供应商物流体系(Sailfish)的信息化系统 , 大幅提升了运营效率、销售精度和供应商体验 , 让OSW能以远低于行业水平的获客成本交付和部署光伏+储能系统 。
现阶段 , 太阳能和储能领域有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种方式 。 其中 , 集中式指地面电站 , 目前大部分发展中国家 , 或是基础建设尚未完善的缺电国家 , 都主要使用该发电方式;分布式指屋顶光伏 , 美国、澳洲、欧洲等地广人稀的发达国家和地区 , 则主要采用该方式 。
整体来看 , 在万亿级太阳能和储能市场中 , 地面电站占比70%-80% , 屋顶光伏占比20%-30% 。 预计未来五年 , 屋顶光伏占有率将赶超地面电站 , 减少人们对电网的依赖 , 满足用户的太阳能、储能自发自用需求 。 届时 , 太阳能市场的安装量预计达到300GW规模/年 , 其中屋顶光伏加储能市场预计将超过1万亿/年 。
面向澳洲市场 , OSW聚焦长尾客户群体 , 为中小客户提供个性化配套的打包设备 。 基于澳洲地广人稀的特点 , OSW也通过区域性渗透 , 关注分散在各地的安装工 , 为他们解决安装太阳能、储能的痛点 。 简单来说 , 澳洲市场就是OSW业务拓展的试验场 , 在每个城市的业务拓展过程中 , 公司的市场经验和业务逻辑、信息化系统也在不断迭代 。
与同行相比 , OSW在供应链方面拥有较多规模化效益产生的成本优势 。 在Anson看来 , 公司的优势更多是与核心供应链之间长期、稳定、可靠、互信的关系 , 比如在限电、缺货、涨价的市场环境下 , 上游公司会优先给予公司支持 。
同时 , 由于公司在电力行业多年积累的经验 , 对市场终端有着准确的理解 , 上游公司在开发下一代产品时 , 会邀请公司参与设计 , 例如储能逆变器的调峰调频、新增4G模块等 , 方便公司更好地调整后续的业务规划 。
Anson谈到 , OSW从成立至今已形成两大核心优势 , 一是公司的渠道深度和客户粘性 , 目前OSW市占率近30% , 年光伏交付量已超过澳洲第二名到第六名总和 , 覆盖全澳洲 , 处于领先地位 。 OSW可利用已建立的渠道在产品组合上向充电桩、智能家居、智能安防、绿色居民信贷等领域进行延伸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