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抠门小组兴起,为攒首付一抠到底( 二 )


这届年轻人为何这么抠?
“买买买是为了对抗孤独”, 豆瓣上有人如此总结, 在大城市里, 漂泊无依时, 刷爆信用卡换回一堆物品, 堆满家里, 能带来一种幸福的安全感 。
说到这儿, 她话锋一转, “但我现在不买了”, 疫情加上工作变动, 过往沉醉于消费的她, 恍然发现钱才是最大的安全感 。
也有人曾是疯狂剁手选手, 转换生活态度后, 又拿出当时买货的疯狂, 在闲鱼上迅速出清两三百件衣服 。 事无巨细地总结出闲鱼卖货心得, 在组里分享 。
随便在各类抠门小组转一转, 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
很少有天生就狠得下心对自己抠的, 谁还没做过败家购物狂呢?今天一分钱掰成两分花, 都是挨过生活的毒打 。
无论是买买买, 还是抠抠抠, 心理驱动力都是安全感 。 只不过过往人们对未来收入呈乐观预期, 觉得提前消费也无妨, 如今经济下行, 就业难度上涨, 现金成了硬通货 。
低消主义并不罕见, 在邻国日本, 也有一群躺平的年轻人 。 90年代初, 日本经济泡沫破灭, 无数工人下岗, 年轻人开启低欲望社会 。 他们省钱成风, 不买房、不买车、不恋爱、不生子, 一心只想存钱 。
生活已经如此艰难了, 日本年轻人能选择的只有顾好自己, 消费和生子都令人难以负担 。 在此背景下, 日本新生儿数量屡创新低, 2005年开始负增长, 现在已经进入典型的老龄化社会 。
细想想, 这与豆瓣的抠门主义不谋而合 。
好在比起日本, 中国的年轻人们仍未完全弃疗, 他们依然想买房、想攒钱退休、想过精神生活 。 而抠门, 是他们前进的助推器, 带来“屯粮过冬”的满满安全感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