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人类首次行星防御测试任务DART探测器今天启程 , 为了避免恐龙帝国的厄运 。 这次发射既是SpaceX今年部署的最具价值的太空探测器 , 也是该公司今年打出的第26发 , 追平去年发射总量 。 这背后一并牵出一连串有趣问题——
○为何选择较高纬度的加州范登堡发射 , 而不是更低纬度的佛州卡角发射?
○为何动用最大运力可达22.8吨的猎鹰9号 , 来发射仅仅0.6吨的DART探测器?
○为了部署人类首次行星防御测试重器 , SpaceX发射价开价多少?
○故意撞击小行星真能避免天地大冲撞?DART任务全解析
○近地小行星到底有多危险?
○行星防御测试到底有多重要?
●发射速览

文章插图
●发射过程
这次发射选在美国加州范登堡太空军基地SLC-4E发射位 , 这是SpaceX在此第18次航天发射 , 也是继9月14日部署第二个星链星座轨道层之后 , 今年第二次启用该发射位 。

文章插图
○为何选择加州范登堡发射 , 而不是佛州卡角发射?
其实并不是所有发射第一要务就得追求低纬度发射原则:「借助低纬度发射更省燃料或者更大载荷」 。 还有一些优先级更高的发射原则 , 比如:低轨道倾角卫星适合在低纬度发射 , 高轨道倾角卫星适合在高纬度发射 。 而这次发射部署的就是高轨道倾角探测器(DART探测器赤道倾角64.7度的日心轨道) , 因此更适合选在较高纬度的加州范登堡发射 , 而不是更低纬度的佛州卡角发射 。
还有一些几乎同等重要的决定因素:作为深空探测器DART必须避开月球轨道、躲避范艾伦辐射带 , 并且能够直接射入64.7度日心轨道 , 而精心选择一条高椭圆轨道 , 这一切都是为了10个月后能够达标:黄道3.4度 , 相对速度6.7公里/秒 , 最终精准撞击目标小行星迪莫斯Dimorphos 。

文章插图
一连串关键因素决定了这次发射必须采用瞬时发射模式 , 必须在1秒内发射升空 , 步步分毫不差才行 。
不过 , 这次任务可选择的总体发射窗口期较宽:美东时间2021年11月23日~2022年2月15日 。 如果发射推迟 , 备份发射时间每天将提前1分钟 。 还好 , 太空快递一哥总是不负众望 , 精准把握时机在第一时间点发射升空 。
当地时间/太平洋时间11月23日22:21 , 北京时间11月24日14:21 , 承载着DART探测器的一枚复用型猎鹰9号火箭腾空而起 , 一飞冲天 。
这枚复用型火箭属于一箭第三飞 , 编号B1063.3 , B1表示一级火箭;063表示SpaceX制造的第63枚猎鹰火箭;3表示第三次使用 。 一年前曾经首次发射新一代哨兵星座海洋版卫星Sentinel 6、今年5月底发射过自家第28批1.0版星链卫星 , 直至今天这次发射NASA重器 。

文章插图
这枚复用型猎鹰9号一级火箭早在发射前5天(11月17日)执行过静态点火 。 静态点火测试是2010年6月首次发射猎鹰9号以来 , SpaceX通常都要执行的常规动作:除了保持发而不射的状态 , 发射流程全部跑一遍 , 持续点燃几秒钟9台梅林发动机 , 以便检验火箭健康状况 , 从而最大程度规避发射风险 。

文章插图
这枚火箭升空后开始飞向东南方 。 升空1分钟12秒 , 穿过空气最大阻力点(Max Q) 。 此时飞行高度12公里 , 速度约为0.4公里/秒 。 T+2分33秒 , 第一级火箭9台梅林发动机关闭 。 紧接着一二级分离 , 一级火箭开始全自动返航再入大气层 。 升空2分44秒 , 二级火箭首次点火推进 , 随后释放直径5.2米的整流罩 。
- 李国庆:董明珠培养女秘书是炒作,实际是为了直播带货
- 黄晓明拍戏空隙抱着整盆生菜吃,吃这么素是为了维持体型吗?
- 如何避免小狗导致的臭味
- 淘宝刷大额单被抓住怎么办?如何避免?
- 拼多多刷多少单销量才能起来?如何避免被查到?
- 提眉手术会留疤吗 提眉怎么避免留疤痕
- 为了减肥配合着喝蔬菜汤和糙米茶,到底是怎么搭配啊?
- 40岁后,想长寿,要避免哪些“减寿”习惯?
- 女生为了变好看变漂亮能有多拼?
- 孙嘉接任万科海外主席 如何避免边缘化?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