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的合作伙伴即将分道扬镳,这场生意还要怎么做?( 二 )


30年的合作伙伴即将分道扬镳,这场生意还要怎么做?

文章插图

上个月 , EA Sports执行总裁兼总经理卡姆·韦伯(Cam Weber)写了一封公开信 , 称公司正在“研究”为《FIFA》更名的可能性 。 杰克逊表示 , 韦伯之所以发表那份有挑衅意味的声明 , 目的是表明“未来被我们掌握在手中” 。 按照消息人士说法 , EA和国际足联的代表上周又进行了一次会谈 , 仍然有可能达成续约协议 。
但国际足联有显然还有其他想法 , 例如不再将《FIFA》冠名权(向游戏公司)进行独家授权、将数字纪念品作为NFT售卖 , 以及举办电竞赛事等 。 而在EA内部 , 公司高管也在思考一个问题:花巨资获得《FIFA》名称的使用权 , 究竟是否值得?除了与国际足联的合作之外 , EA还签了300份命名许可协议 , 足以确保那些规模最大的球队、球星和联赛都会留在游戏中 。 EA的合作方包括欧足联、世界各地的主流足球联赛、国际职业足球运动员联合会(Fifpro)等 。
面对失去除了举办男足世界杯之外最大商业合同的可能性 , 国际足联声称“对在游戏、足球电竞的未来感到乐观和兴奋 。 很明显 , 这个领域不应该由控制所有权益的某一方占据” 。
另一方面 , 如果EA真的与“FIFA”切断联系 , 也将面临风险 。 毕竟 , 《FIFA》系列游戏曾推动EA从一家小型游戏发行商 , 发展成为了市值达到大约390亿美元的世界500强公司之一 , “对我们的业务至关重要 , 未来也将如此” 。 EA为《FIFA》系列游戏的开发投入了数十亿美元 , 整个团队的规模超过1500人 。
“我们并不天真 , 事情还有回旋余地 。 ”杰克逊说 , “但我们相信只要能继续满足玩家的期望值 , 为玩家提供足够的娱乐价值 , (就算游戏改名)我们也不会承受多大风险 。 ”
30年的合作伙伴即将分道扬镳,这场生意还要怎么做?

文章插图

对于国际足联来说 ,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后便是与EA和平分手的时间点 , 而从EA目前注册新的商标来看 , 似乎已经完全“躺平” , 对于国际足联的要价 , 完全是一种不接招的姿态 。 其实在今年10月的《FIFA22》首发破纪录之后 , EA就有了放弃FIFA品牌的想法 , 一方面是EA的《FIFA》系列在玩家群体中早已经如雷贯耳 , 是当之无愧的足球游戏头马 , 所以对于游戏特性早已经深入人心的EA , 看起来放弃与国际足联的合作 , 这更符合商业模式的操作 , 因为失去国际足联授权意味着 , EA将失去国际足联旗下的世界杯等赛事 , 但FIFA游戏中的场地、球员、其它赛事等大部分授权依然还在 。 那么对于EA的收入是否会造成巨大的影响 , 这个就需要从EA旗下游戏的数据来看了 , 如果EA真正的完全躺平 , 或许游戏中关于国际足联授权赛事的收入远比不上给国际足联的分成 。 所以到底EA对只是就目前来看 , 到底谁才算是“负心汉” 。
30年的合作伙伴即将分道扬镳,这场生意还要怎么做?

文章插图

有消息表示 , 国际足联将会把FIFA的独家授权金额从原本每年1.5亿美元涨到每年2.5亿美元 , 这对于只放弃了世界杯等赛事的EA来说自然是无所谓 , 而关键是在整个游戏市场上 , 能够被玩家们乐于称道的足球游戏除了《FIFA》系列 , 那么就是科乐美的《实况足球》系列 , 但是在与EA的抗衡中 , 科乐美的《实况足球》也早已落于下风 , 所以想要以国际足联授权的赛事作为翻身仗有着很大的难度 , 在科乐美2020-2021财年财报中 , 销售额2726亿日元 , 同比增长3.7% , 营业利润365亿日元 , 同比增长18.0% 。 而《实况足球》为科乐美财报提供的火力的时候也是2018年世界杯的时候 , 所以 , 无法持续为科乐美创造利润的话 , FIFA这个名头也很难吸引它的注意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