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后关锡友才反应过来 , 中国企业与外企合作时 , 外企总是封闭技术总线 , 不对外开放协议 , 国外企业为的是让国内机床企业无法摆脱对国外数控系统的依赖 。 
早在1996年 , 沈阳机床花费1亿美元引进美国桥堡公司的数控技术 。 本以为技术到手 , 桥堡只发来一个源代码 , 对核心技术和使用原理不做解释 。 破解技术原理需要时间 , 等产品上线 , 早已落后 。 上亿美元打了水漂 。 

文章插图
90年代沈阳 图源:网络
2004年 , 沈阳机床又将希望寄托在并购掌握数控机床技术的德国机床公司希斯 。 然而 , 德国法律规定 , 本土知识产权不得外移 , 更禁止将当时行业的先进技术代表——五轴以上机床 , 运至中国 。 美梦再次化为泡影 。
不止国有企业 。 1999年 , 民营企业大连光洋向日本企业进口机床 , 遇到的是“霸王条款” 。 装机地点和用途被限定 , 一旦大连光洋擅自移动机床 , 机床会自动锁死 , 沦为废铁 。
中国机床企业当时困惑 , 原以为条条道路通罗马 , 能拿到先进技术 , 但总受置于人 。 日本、德国、美国对中国的戒备 , 早已写在一份协定中 。
1996年7月 , 美国拉拢33个国家在奥地利签署《瓦森纳协定》 , 控制传统武器及军商两用货品的多边出口 。 如今已有四十多个国家签署协议 。 中国曾提出加入协定 , 被美国排挤在外 。
正是这份协定 , 不仅让协定国的数控机床、五轴以上机床禁止出口到中国 , 还阻挡卡脖子的半导体行业设备出口到中国 , 前沿科技 , 只能在美国为首的小圈子流通 。
美国和日本是瓦森纳协定的严格执行者 , 注定不会让中国机床企业实现技术突破 。
如今i5机床惨烈退场 , 高端数控机床市场再被外企瓜分 。
东吴证券数据显示 , 2019年 , 我国进口数控机床1.03万台 , 折合人民币约202亿元 , 占我国当年机床消费额的13% 。 这是一片日德美的主战场 。
美国1950年代世界上第一台数控机床诞生于美国 。 上世纪70年代 , 两次全球石油危机 , 导致制造成本大增 , 美国加速制造业迁移 , 美国机床行业随之没落 。 但美国始终对中国机床企业抱有敌意 。 2021年 , 美国国防部发布《2020财年工业能力报告》直指 , 2019财年 ,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机床生产国和消费国 , 为全球设计、制造和销售大量低成本的机床 , 并从先进地区进口高端机床 。 这份报告强调中国机床倾销和知识产权问题 。
德国美国制造业转移 , 德国是受益者 , 顺势成为机床大国 。 如今德国制造业占GDP比重超过20% 。 早在19世纪修建铁路时 , 法国政府的政策是买机床 , 德国政府选择自建机床 。 德国学习当时英、美的先进机床技术 , 在对比试验中积累经验 。
德国同样对中国有所防备 。 2018年7月 , 德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 , 叫停中国烟台台海集团收购德国汽车、航空机床企业莱菲尔德(Leifeld)的计划 。 此后德国政府以相同理由 , 为中国企业的收购计划设障 。
日本早在1956年 , 日本政府出台《机振法》 , 将机床名列首位 , 确定以机床工业、配套零件作为突破口 , 强调技术开发 , 攻克技术 , 避免低水平无序竞争 。 随后发布的《机电法》和《机信法》又将日本机床发展引导至机电一体化和机电信息一体化道路 。
- 光速中国完成9.2亿美元新基金募资,一次性新增5位合伙人
- 华贸物流:中国铁物集团和中国诚通集团物流板块整合获批
- S11冠军开路在先,中国电竞能接过体育的时代使命吗?
- 雅安白酒品牌有哪些 中国白酒有哪些品牌大全
- 中国燃气与东风汽车合作,建立双碳数字化管理平台;联想与颐和园合作,搭建智慧云平台 | 36氪大公司数字创新指南1129
- 消费者不买账,知名品牌净利润暴跌95%,中国内地销售大滑坡,怎么回事?
- 如何看待韩国足球队赢了中国队之后用脚踩球以示庆祝?
- 中国核心价值观24个字 价值观24个字
- 频繁摘到“最丑狗”荣誉——中国冠毛犬
- 俞敏洪再出新招,新东方改说中国话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