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和大家分享的是此阶段艾灸的重点穴位,尤其是气血不足、寒湿较重的要抓紧机会喔!
气血不足的人最应当艾灸的7个穴位
1大椎穴穴位:大椎穴是人体最大的穴位,属督脉,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之间 。
作用:此穴有解表、疏风、散寒,温阳、通阳、清心、宁神、健脑、消除疲劳、增强体质、强壮全身的作用 。
主治疾病为:幼儿体质虚弱、哮喘、颈酸疼、肩部酸痛、手臂疼痛、手臂麻痹等 。此外,大椎穴有明显的退热作用,艾灸大椎穴,能防治感冒、气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还可用于肺气肿、哮喘的防治 。
2足三里穴穴位: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按压有明显的酸涨感 。
作用:足三里是人体穴位中运用最多的穴位,是脾胃作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的穴位代表 。
主治疾病为:头晕、耳鸣、失眠、瘫痪、便秘、胃痛、腹胀、腹泄、消化不良、食欲不好、胃溃疡、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阑尾炎、急慢性肠炎等疾病 。足三里穴位能够提高免疫力,足三里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所以从古代起就被作为要穴来使用 。此外,还可以用来防止老花眼、中风、治疗高血脂症等 。
3关元穴穴位: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三寸 。四指并拢,置于脐下横量,可在小手指的下缘处取穴 。
作用:关元穴具有温肾阳、补虚,壮阳的作用 。
主治疾病为:元气亏损的病症如中风、脱肛、身体无力、易疲劳、怕冷;男科疾病如遗精、阳萎、早泄、性功能低下等;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闭经、痛经、白带病、子宫脱垂,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各种妇科疾病;下焦疾病如痢疾、脱肛、疝气、便血小便滴沥不尽,尿频尿急、尿痛等 。
4神阙穴位置:神阙,就是我们俗称的“肚脐眼” 。
作用:艾灸神阙穴,能温通元阳、复苏固脱、调和脾胃、益气养血 。
主治疾病为:对消化不良、腹泄、下痢、虚喘等有防治作用 。还有提高免疫力、调节脏腑功能,延缓衰老的作用 。
5中脘穴穴位: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上4寸 。简便取穴,自己手脐上四横指 。
【气血不足艾灸哪里治疗 气血不足的人最应当艾灸的7个穴位】作用:中脘穴为腑会穴,同时又是胃的募穴,因此对于六腑的功能均有调节作用 。
主治疾病为:胃痛、腹痛、腹胀、呕吐、反胃、食不化、肠鸣、泄泻、便秘、便血 。现在常说的胃炎、胃溃疡、十二脂肠球部溃疡等一切脾胃之疾无所不疗 。
6命门穴穴位:命门穴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前方平神阙穴 。
作用:因本穴在两肾之间,也和两侧足太阳膀胱经肾俞相平 。因此有生命之门之称,也是我们人体的动力之源 。
主治疾病为:四肢清冷、虚损腰痛、或五更泄,男子阳萎、早泄、遗精,女子月经不调、经痛、宫寒不孕等虚寒症状 。
7太溪穴穴位:太溪在足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用力按压时,脚趾会出现麻木感 。
作用:太溪穴为肾经的原穴,是肾经原气经过和停留的腧穴 。肾藏精,分化阴阳,因此无论肾精虚还是肾阴阳不足,都可以有太溪穴来补养 。
主治疾病为:肾阴不足,阴虚火旺导致的咽喉肿痛、口腔溃疡、耳鸣、耳聋、失眠、健忘,或者肾阳亏虚出现的肢冷、下肢水肿、分别是等疾病 。可以按揉、按压、以酸痛为适,力量大些以脚趾感觉到有麻木为宜,也可用艾灸 。
- 夏天气血不足如何调理 气血不足夏天吃什么
- 晚上做完艾灸多久可以洗澡 晚上艾灸有什么副作用
- 补气血吃什么食物最好 恢复好皮肤就吃它
- 桃子有什么营养价值 它被誉为“天下第一果”,补益气血,养阴生津!
- 气血不足的危害 3招让气血动起来
- 孩子睡眠不足的危害 如何提高宝宝的睡眠质量
- 疱疹性咽峡炎艾灸哪里 疱疹性咽峡炎口疮艾灸哪里
- 艾灸肚脐出水是为什么
- 艾灸肚脐什么时候好
- 艾灸肚脐可以天天灸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