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年度弹幕出炉,品牌如何搭上“弹幕文化”的顺风车?( 二 )


B站年度弹幕出炉,品牌如何搭上“弹幕文化”的顺风车?

文章插图

此外, 在文化圈层属性较强的B站, 用户也会发明一些独特形式的文字以彰显个性 。 例如在一些寻常的文字中间加空格, 或者添加书名号, 通常表示强调或增强气势, 有时也含有反讽的意味 。
B站年度弹幕出炉,品牌如何搭上“弹幕文化”的顺风车?

文章插图

B站年度弹幕出炉,品牌如何搭上“弹幕文化”的顺风车?

文章插图

还有高能UP主用B站常见弹幕梗作了一首《弹幕之歌》, “前方高能”、“下次一定”这些简洁好用的四字词语如今也从B站不断扩散到了其他平台, 成为全网用户的“爱用词” 。
B站年度弹幕出炉,品牌如何搭上“弹幕文化”的顺风车?

文章插图

可见, B站不仅视频自成一派, 连弹幕也发展出了多样的形式, 为“弹幕用户”提供了一片发挥自我的天地 。 而这些弹幕, 也随着用户使用频率的增加和用户范围的扩大, 逐渐反映着当代青年人的情感流变 。
用户情绪抒发口, 反映时代精神为什么弹幕会成为用户流量聚集之地呢?
TOP君看来, 从一方面来说, 弹幕能够即时满足用户在观看视频时情绪抒发的需要 。 当下年轻人是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 对网络的依赖显而易见 。 有时候, 在生活中压抑的情绪无处表达, 可以通过弹幕这种即发即走的形式来实现 。
B站年度弹幕出炉,品牌如何搭上“弹幕文化”的顺风车?

文章插图

另外, 弹幕还可以为我们提供及时评论的渠道, 针对某一场景、某一画面的想法, 无论是吐槽, 感叹, 还是赞美, 都可以通过弹幕传达 。 我们可以看到, 有时候针对同一个场景, 不同的用户有着不同的反馈, 有不少电视剧也因此出现了一些“神评论” 。
例如历经十年依然不衰的经典剧目《甄嬛传》, 在一些网友的神吐槽下有了新的画风:
B站年度弹幕出炉,品牌如何搭上“弹幕文化”的顺风车?

文章插图

而有些老剧如《还珠格格》, 也会因为“才华辈出”的网友重新出圈:
B站年度弹幕出炉,品牌如何搭上“弹幕文化”的顺风车?

文章插图

不少片方洞察到这一现象, 也会在弹幕区发送相关评论及时引导弹幕风向, 利用弹幕助推剧集出圈 。
B站年度弹幕出炉,品牌如何搭上“弹幕文化”的顺风车?

文章插图

微博相关话题
另一方面, 弹幕的设置能够帮助用户通过群体发言实现价值认同 。 当我们在视频下面留言评论的时候, 其实就是在发表自己的看法, 而弹幕就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类似微博、豆瓣等小型论坛的作用, 用户通过弹幕发言, 找到与自己持有相同看法的人, 从而产生共鸣, 能够满足自身的群体认同心理 。
从更深层次来看, 弹幕反映了当下社会的流行文化趋势, 并传输了时代精神 。 从“囍”, 到“真实”“AWSL”“爷青回”, 再到今天的“破防了”, 一个个弹幕背后其实都承载着各个时段的文化和精神 。 例如在“囍”背后寄托了当年大众对美好生活的期望;“AWSL”象征着贴近年轻人语境的缩写字的流行, “爷青回”则代表着一代青年人的成长和对往昔的怀念 。
而弹幕就是这样在大众的互动之中被赋予了无限的含义 。
以弹幕为载体, 探索营销新形式弹幕的流行也在无形之中为品牌创造了一些机会 。
那么, 品牌应当如何利用好弹幕, 从而为营销宣传服务呢?TOP君认为, 可以从弹幕的表面意义和深层意义入手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