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驱动决策的三个层级,你在哪一级?( 二 )


1、是话务员个人素质?
2、是话务员熟练程度?
3、是话务员拼命拨号?
4、是线索本身质量优秀?
这样的区分 , 对于解释为什么机器人替代人工以后 , 转化率不会掉 , 有重大帮助 。 从而避免了在测试的时候 , 只看到结果涨涨跌跌 , 无法解释原因的 。 这样利用多维度综合分析 , 在事前能清晰评估形式 , 从而避免盲目测试 。
04高级数据驱动假设在事前分析中 , 已经能锁定:和话务员个人素质/熟练程度没关系 , 主要看线索本身的质量 。 此时可以推动下一步测试 。 因为机器人转化效果未知 , 因此可以从好线索/坏线索中 , 各自抽样本做ABtest , 测试机器人替代人工的效果(如下图) 。
数据驱动决策的三个层级,你在哪一级?

文章插图

注意:不同的测试结果 , 会影响进一步的策略
如果真的是机器人全面占优 , 自然可以直接替代(甚至连20%都不用留)
如果机器人全面占下风 , 则说明算法还需改进 , 只能暂缓计划
如果机器人对优质线索转化差 , 对普通线索转化好 , 则可以分工合作 , 人工做优质线索 , 机器人做差线索 。 由于原本转化差的线索由机器人接手 , 机器人是不知疲倦的 , 因此完全可以搞“机海战术” , 通过大量的机器人接单 , 提升需求响应速度 , 靠走量取胜 。
如果机器人更适合转化优质线索 , 转化普通线索更差 , 则完全是另外的局面:因为压缩人工是势在必行的 , 不可能通过添人手来转化普通线索 。
因此 , 此时的策略 , 是调整算法训练方向 。 针对特定来源/商品类型/交易金额的普通线索 , 提升转化率 。 有可能的话 , 单独开发一套算法 , 以最终实现降低人工工作(如下图) 。
数据驱动决策的三个层级,你在哪一级?

文章插图

之所以称之为:“高级”驱动 , 是在此时 , 后续策略已经完全由数据表现而决定 。 即使大家有各种想法 , 最后以数据为准绳 , 根据数据变化做判断 , 已经实现了数据驱动最高级阶段 , 不必再做事后诸葛亮 。
05小结通过数据驱动决策 , 靠的是体系化的分析 , 而不是一个神威无敌大将军模型 , 摸一下摸出100%精准结果 。 事前预判、事中监控、事后复盘 , 缺一不可 。
并且 , 决策依据 , 是可量化的数据结果 , 而不是“我以为……”“他就是……”“老夫从业十年……“我看别人都这么干”“我在大厂的时候都是这么干的……”我们设定好量化的判断准则 , 根据数据结果优化决策 。
只是 , 实现这套方法论 , 不但需要数据分析师有耐心 , 做细致的工作 , 更需要业务方积极配合 , 有足够的耐心和活跃的思路 , 尝试多种可能性(而不是简单地一刀切) , 这样共同努力 , 才能实现最好的效果 。
并非每个厂子都有这么好的氛围 , 所以大家能保底做到的 , 就是事先分析的时候多做一些尝试 , 试着接近真相 , 这样才能提升个人分析能力 , 与大家共勉 。
【数据驱动决策的三个层级,你在哪一级?】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接地气学堂”(ID:gh_ff21afe83da7) , 作者:接地气的陈老师 , 36氪经授权发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