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软件正在载入不动 苹果数据转移后app一直正在载入

微博截图
比如 , 制定好计划 , 却迟迟不想付诸行动;晚上刷视频、逛网站 , 睡觉时间一拖再拖 , 等过了不知道多少个“再看五分钟” , 才发现已是深夜……
对此 , 有人将原因归咎于快节奏的现代生活 , 认为这是人们转移某种焦虑情绪的方法;也有人认为 , 这就是一种“惰性” 。 对于“拖延症” , 如何才能戒掉?
刷手机?发呆?
对一些人来说 , 手机是“拖延”过程中消磨时间的一个标配 。
在现代社会 , 手机提供了铺天盖地的消息 , 大数据根据人们的喜好推荐各种文章或者短视频 。 人们乐此不疲刷着信息 , 情绪得以放松 , 但时间也在不知不觉中溜走 。
在某企业工作的小金总结 , 自己的“拖延症”一般就是不想干活时刷手机、发呆 。 刷手机也是漫无目的 , 主要是这些休闲娱乐活动能即时获得满足感 , 让情绪不那么紧张 。
她还曾有如下经历:正查资料 , 突然看到一篇文章 , 于是决定先吃一波瓜 , 可能会花掉一些时间;在开始一项工作前 , 总觉得截止日期很遥远 , 等没办法再拖 , 才手忙脚乱开始工作 。
“有时候我的‘拖延’ , 是一种暂时性的放空 , 逃避现实生活中的压力 , 重新积蓄能量 。 ”但小金也承认 , 过度拖延容易造成时间上的浪费 , “我会有意识提醒自己 , 但收效一般 。 ”
“拖延”不一定全是消极的
【苹果软件正在载入不动 苹果数据转移后app一直正在载入】也有一些“拖延症” , 在不知不觉中发生 。
经过几次心理辅导 , 这位学生才发现 , 自己迟迟无法启动学习计划 , 内在原因是害怕就算努力了还是达不到父母对他的高期望 , 所以干脆拖着不动 , 也避免了失败 。
总结诸多案例 , 杨琳琼分析 , “拖延症”背后的心理 , 有可能是想回避任务带来的焦虑 , 于是便找一些其它事情做 , 比如有学生在做功课前收拾书桌、看漫画 。
又或者是“完美主义”作怪 , 总想着一出手即有光彩 , 做到最好 , 所以迟迟不能行动 。
在她看来 , 如今网上流行的热梗“拖延症”更多像是一种调侃、自嘲 , 它并不是一种真正的疾病 , 而是人们对一种行为现象的描述 。
网友微博截图
但“拖延”不一定都是消极的 , 其实有很多人都能在截止日期前完成任务 , 拖延的时间 , 也常常是思考酝酿和灵感激荡发生的过程 。
管理时间 , 严于自律
早前 ,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 , 88.7%的受访者有过只顾着焦虑却迟迟行动不起来的情况 。 54.3%的受访者建议戒掉“拖延症” , 提高效率 。
对于日常生活中的“拖延症” , 并非全无办法 。 比如可以注意以下这些方面:
找到原因 , 疏解情绪 。 有观点提出 , 所谓“拖延症”和惰性 , 其实是结果性的表现 。 别对自己的“拖延”过分自责 , 需要具体分析成因 , 找到合理可行的解决办法 。
制定计划表 , 严于自律 。 对一段时间内需要完成的工作 , 根据事务轻重缓急制定表格 , 明确关键步骤 , 克服畏难情绪 , 提醒自己如期完成 , 避免工作积压 。
减少不必要的应酬 , 高效率管理时间 。 拒绝惰性 , 提高执行能力 , 并根据情境及时调整工作角度 , 不要花了大把时间 , 还做的是“无用功” 。
明日复明日 , 明日何其多 。 对于生活中一些琐碎的问题 , 拖延症无法解决 , 处理它们 , 有时候还得“正面刚” , 以此掌握人生的方向盘 。 (完)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