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习惯]

文章插图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为生计 。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是他们日常生活最喜欢的饮料食品和待客佳肴 。每年七八月份牛肥马壮,是酿制马奶酒的季节 。勤劳的蒙古族妇女将马奶收贮于皮囊中,加以搅拌,数日后便乳脂分离,发酵成酒 。随着科学的发达,生活的繁荣,蒙古人酿制马奶酒的工艺日益精湛完善,不仅有简单的发酵法,还出现了酿制烈性奶酒的蒸馏法 。六蒸六酿后的奶酒方为上品 。马奶酒性温,有驱寒、舒筋、活血、健胃等功效 。被称为紫玉浆、元玉浆,是“蒙古八珍”之一 。“手扒肉”是蒙古人传统的食品方法之一 。做法是将肥嫩的绵羊开膛破肚,剥皮去内脏洗净,去头蹄,再将整羊卸成若干大块,放入白水中清煮,待水滚肉熟即取出,置于大盘中上桌,大家各执蒙古刀大块大块地割着吃 。因不用筷子,用手抓食而得名 。斟酒敬客,吃手扒肉,是草原牧人表达对客人的敬重和爱戴 。当你踏上草原,走进蒙古包后,热情好客的蒙古人便会将美酒斟在银碗或金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上,唱起动人的敬酒歌,款待远方的贵客,以表达自己的诚挚之情 。
[服饰特色]
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妇女头上的装饰多月玛瑙、珍珠、金银制成 。蒙古族男子穿长袍和围腰,妇女衣袖上绣有花边图案,上衣高领,似与族相似 。妇女喜欢穿三件长短不一的衣服,diyi件为贴身衣,袖长至腕,第二件外衣,袖长至肘,第三件无领对襟坎肩,钉有直排闪光钮扣,格外醒目 。
蒙古族的生活习俗有什么?蒙古族习俗:(1)饮食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为主要生产方式 。以奶和肉类食品为主,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和茶是他们日常生活最喜欢的饮料食品和待客佳肴 。辽宁辽西的蒙古族比较早地从事农耕生产,所以在饮食上既保留了蒙古族的传统食俗,还有一些东蒙地区独特的美食 。如全羊汤、“手把羊肉”、蒙族馅饼、喇嘛糕等 。(2)服饰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 。蒙古袍是蒙古族男女老幼都爱穿的长袍,是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形成的独特衣着装饰 。蒙古族妇女头上的装饰品,用宝石、金银等制成,多在节庆宴会上或探亲访友时使用,平时则用彩色长绸缠绕 。(3)民居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满语将家或屋称为“博”,因为诣音,所以后来叫成了“蒙古包” 。蒙古族将自己的住房称为“格尔”;汉族人称蒙古包为“穹庐”或“毡房”等 。蒙古包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搬运轻便,十分适合蒙古族游牧生活 。蒙古包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转场放牧的牧民居住和使用 。辽宁的蒙古族人现在大多数居住在与汉族或满族人相似的砖木结构的房屋,但是在室内的装饰上却有着明显的minzu特色 。(4)祝寿习俗祝寿是蒙古族人民为老人举行的一个礼仪庆典 。蒙古minzu的祝寿礼和过本历年都是在年纪大时才举行的 。一般在六十、七十、八十、九十时才祝寿 。不过父母亲在世时,儿孙辈即使到了七八十岁也不许做寿 。过本历年的二十五、三十七、三十、四十九也不是很热闹,但是过了六十一岁,七十三岁、八十五岁就另当别论了 。过本年的一般不祝寿 。巴林蒙古族老年人过本95岁就不计年龄,也不做百岁 。(5)待客忌讳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国自古乃礼仪之邦,好客之情人皆有之,而蒙古族尤盛 。来蒙古包作客,不但会受到主人热情的款待,还会感受一些从未接触,从不知道的minzu文化 。当然,在进入蒙古人的生活之前,必须要了解他们的一些习俗和禁忌,否则,若是按自己的想法去随意行事,不但会闹笑话,而且会令蒙古族同胞不高兴 。
- 智商排名榜首的狗狗是哪一种?
- 葡萄糖为什么命名为“葡萄糖”?
- 做肠镜发现有点结肠息肉咋办 如果每年都做肠镜,发现息肉就处理,是不是得结肠癌的可能不大?
- 婚姻生活中,有哪些时刻让你有过不下去了的想法?
- 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并不难,为何发现时却成了晚期?
- 那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会使人容易得癌症?
- 我们身体中的尼安德特人基因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影响?
- 南瓜的功效与作用 南瓜豆腐羹的做法
- 被时光打磨的家,深色家具自带复古美学特征,浅粉装饰提升年轻感
- 偏瘦1米6的男人应该怎么搭配衣服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