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22:疫情防控常态化,可看好这三个领域


展望2022:疫情防控常态化,可看好这三个领域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文 | 航通社 , 作者 | 书航2021 年就要过去 , 人们积极期待的新冠疫情消失 , 回归正常生活 , 实际上并没有发生 。
相反 , 德尔塔和奥密克戎两个变异株先后发威 。
由于奥密克戎的高致病性 , 仅用一两个星期就取代德尔塔 , 成为欧美各国的主要流行毒株 。
目前全球日确诊病例已经连续几天持续在 80 万例以上 。
与此同时 , 浙江、陕西等地年底相继出现散发疫情 , 情况比今年早些时候的散发疫情要相对严重 。
这说明 , 不论是外防输入 , 还是内防反弹 , 现在都面临着比以往更大 , 而不是更小的考验 。
换句话说 , 希望明年或者近几年内疫情消失 , 可能更不切实际 。
人们必须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长期化的准备 。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长期化的前提之下 , 确实有诸多行业逐渐收缩规模 , 甚至受到毁灭性打击 , 首当其冲的是旅游业和交通运输;线下店铺也分流成两种 , 一是社区附近的 , 一是商务区、旅游区附近的 , 而后者受冲击巨大 。
接下来 , 因为全球供应链梗阻 , 中国全产业链的制造业也需要转移一部分外向产能变为内销 , 而这并不容易 。
具体到社长熟悉的科技互联网行业 , 除了在线教育是因为政策调控而猝然中止 , 其余一些细分领域被波及 , 都是疫情效应外溢的自然结果 。
比如所谓“新零售”的诸多零食、饮料品牌 , 它们原本正计划通过线下布点 , 将原本一波融资砸下去 , 通过直播、社交种草等方式砸出来的知名度 , 转化成旅游景区等地的“冲动消费” 。
结果疫情打乱了走向线下的节奏 , 也让其后续融资难以为继 。
如果我们通过这样一个思路去观察——看看哪些行业是比较符合疫情防控下 , 人们花更多时间在家和社区附近的趋势——那么以下三个领域就会有望在 2022 年继续增长 。
01 线下店铺中的社区网点如上所说 , 线下店铺分两类 。
在平时 , 城市里的商务区、购物街区等地与住宅区形成潮汐式的人员流动 。
因为疫情关系 , 人们更频繁的留在家中 , 在商务区、旅游景区周边的店铺大为收缩;与此相对 , 社区超市、菜场、便利店等等围绕小区周边建立的配套设施 , 获得比以往更高的关注 。
原本一度被看好的线上买菜 , 配送到家模式 , 今年早些时候被质疑要通过低价倾销杀死线下“夫妻老婆店” , 引发监管介入 。
一方面这种烧钱建立起来的促销模式不可持续 , 后续几乎一定是要通过涨价还回来的;另一方面更是因为线下实体店铺同时作为前置仓 , 是万一出现散发疫情时 , 社区物资供应的桥头堡 , 这类店铺被驱赶是不可容忍的 。
事实证明 , 在价格并不具备吸引力的时候 , 线上买菜的那一丁点方便并不足以完全将人们从社区店转移出去 , 而那些社区店铺却因为比疫情前光顾的人更多 , 而体现出了更大的发展潜力 。
社长在之前探访山西便利店的稿件中 , 就指出由山西的情况来判断 , 在全国范围内建设覆盖各个社区的 24 小时便利店 , 比以往更可行和有利可图 。
其他区域虽然不完全复制山西便利店的经验 , 但也有无人零售的蔬菜柜等新玩意出现 。
在动态清零的大前提下 , 人们更频繁光顾自己小区的底商也将成为 2022 年的大概率事件 。
02 远程工作、学习所需的软硬件和其他国家相比 , 中国的雇主们相对保守:只要自己城市是低风险 , 马上就恢复要求全员回公司上班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