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正式起诉拼多多!

在电商领域拼多多绝对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 , 不是因为它做得有多好 , 而是其铺天盖地的“砍一刀”和“9块9”让所有消费者都防不胜防 。 很多消费者都曾经自己发起过“砍一刀”或者是帮助亲戚朋友长辈“砍一刀” , 但实际上的结果大多不如人意 , 真正砍成功的可谓少之又少 。 开始的时候砍得很快 , 但是到最终仅剩0.1%左右的时候砍了几十次也完不成最后这一部分 。

消费者正式起诉拼多多!

文章插图

大部分消费者遇到这种情况往往抱着息事宁人的想法 , 认为是自己找的帮忙人数还不够 。 虽然很多人都怀疑过拼多多是否在概率上造假 , 但是因为势单力薄 , 因此也几乎没有消费者选择起诉拼多多 。
面对这种情况 , 来自上海的刘宇航律师终于站了出来 , 并以自己“0.9%”多次砍价之后依然没有变化为由 , 正式起诉拼多多的“砍一刀”涉嫌欺诈消费者 , 认为拼多多拼多多在提供网络服务过程中 , 涉嫌使用各种虚假的数据迷惑消费者 , 隐瞒真实的砍价设计规则 , 使消费者对“免费拿”的成功率产生错误认识 。
面对刘宇航律师的起诉 , 拼多多也终于进行了回应 , 表示显示“0.9%”并不代表就是“0.9%” , 而是后面还省略了6位小数 , 实际上是“0.9996427%” 。 面对刘宇航律师的起诉以及众多消费者的质疑 , 拼多多拒绝道歉并多次公开声明自己的砍一刀没有问题 。
同时拼多多还先后四次利用各种手段投诉刘宇航律师 , 试图用各种手段让刘宇航律师屈服 , 这些盘外的手段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刘宇航律师的生活和工作 。 试想连一名律师想要起诉拼多多都这么困难 , 那么普通人呢?
【消费者正式起诉拼多多!】拼多多的“砍一刀”和“9块9”有没有问题?
有部分人认为上当的消费者都是因为贪图小便宜 , 但是这不能作为给拼多多洗地的理由 。 拼多多的广告中全都存在恶意引导消费者的要素 , 比如“9.9买iPhone”用特别大的字体重点标明 , 但是在角落里又用极小的字写着“有机会” 。 这难道不是刻意误导?
还有各种“砍一刀”和“转盘” , 正常人的理解都是写了“0.1%”那就是“0.1%” , 谁能想到后面又隐藏了6位小数?同时按照正常人的数学理解 , 每个百分比所付出的代价应该是相同的 , 拼多多这种将最后“0.1%”的获取难度认为修改成十分困难 , 这难道不是刻意欺诈?
我们可以再延伸一下 , 如果其他企业也学会了拼多多这种套路 , 那么对于消费者而言是不是一种灾难?从此之后我们对于各种促销广告还能相信吗?
如果拼多多输了该罚多少钱
阿里再2021年4月因为“二选一”被处以182亿的天价罚款 , 那么以拼多多的所作所为罚款多少应该合适?同时我们也可以想想拼多多这种所作所为敢用在外国消费者身上吗?
其实拼多多敢于在国内使用这种手段的背后 , 是国内缺少集体诉讼制度 。 所谓集体所送制度就是大量受害者联合起来共同起诉某家企业 。 这种方式可以避免消费者因为势单力孤而遭到企业打压的情况出现 。
苹果的Powerbeats
Pro就因为没有达到宣传所说的充完电之后可以使用9个小时而遭到过消费者的集体诉讼 , 类似的案例数不胜数 , 因此企业也不敢刊登过于虚假夸张的宣传内容 。 如果能够以集体诉讼的方式起诉拼多多的“砍一刀”和“9块9” , 那么会有多少用户参与诉讼呢?拼多多又该赔偿多少金额呢?
写在最后
虽然新兴的企业需要保持自己的增长 , 但是这种行为不该以牺牲社会秩序和企业信用为代价 。 如今拼多多号称用户数已经超过8亿 , 作为一家已经颇具规模的企业 , 拼多多在寻求自身成长的同时 , 也该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