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平台方面 , 也有新动作 。 刘洋介绍 , 平台规则最大的调整是 , 当相关部门需要的时候 , 平台是可以不经过商家的同意 , 就把数据提供给相关部门 。 在过去 , 可能还要征求商家同意才可以 , 现在就更透明了 。
“这跟我们目前一个大环境有关系的 , 现在都提倡共同富裕 , 头部主播的收益太强肯定不行的 , 接下来肯定还是会有头部主播补税的情况 。 不止带货主播 , 还包括很多娱乐主播 , 他们背后涉及的利益链也很多 。 ”刘洋说道 。
直播带货行业危机四伏眼见他起高楼 , 眼见他宴宾客 , 眼见他楼塌了 。 这就是这些年直播带货行业的真实写照 。
1天预售额破200亿!2021年双十一 , 薇娅、李佳琦两位头部主播合力创造了电商界新的造富神话 。
在10月20日下午开始的12个半小时的直播里 , 李佳琦直播间成交额达106.5亿元 。 薇娅比李佳琦提前半小时开播 , 一天内的成交额也达82.5亿元 。 而仅仅以20%的佣金抽成来算 , 两人一晚就能赚至少40亿 。
带货主播成为公认的高收入行业 , 吸引众多玩家进场“捞金” 。 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 , 2020年 , 中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超1.2万亿元 , 年增长率为197.0% , 三年后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9万亿 。 截至2020年底 , 中国直播电商相关企业累计注册有8862家, 行业内主播的从业人数已经达到123.4万人 。
火热背后必有隐忧 。 在直播带货兴起与爆发的6年里 ,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被主播的“超低价”吸引而激情下单 , 品牌商家的话语权式微 。 “头部主播对大部分品牌在价格方面有着极大的掌控权力 , 定的价格要给到最低价 , 并且是独家 , 对很多品牌商家是很不利的 。 ”直播供应链从业者李瑞对铅笔道说道 。
更有从业者一针见血指出 , 他们(头部主播)其实是把厂家、上下游、经销商、品牌商所有的钱都挣了 , 他们是为自己压价 , 而不是像他们说的 , 只是为了给消费者省钱 。
“发展到最后 , 很多商家、工厂 , 甚至整个行业的上下游都在为头部主播打工 。 长期下来 , 商家利润太低 , 就没钱下订单做货 , 伤害的还是整个行业的未来 。 ”对行业的未来 , 刘洋感到担忧 。
在巨大的利益诱惑背后 , 也滋生了一系列灰产 , 让众多商家无辜“踩坑” 。 “中介机构、二道贩子非常多 。 我们合作过一个已经知名的卫生巾品牌 , 他之前想跟其中一位头部女主播合作 , 就通过中介机构在对接 , 大概交了80多万的‘学费’ , 最后还是没有对接上 。 ”李瑞透露 。
某调味品品牌创始人曾对铅笔道表示:“很多头部主播都是不直接通过自己公司签合同的 , 想合作必须要跟第三方中介签约 , 中间就会产生很多履约困难的情况 。 去年一年 , 仅仅各种直播合作的费用 , 没收回的 , 我们就有200多万 。 ”
在直播带货发展繁荣景象之下 , 也暗藏着各种扰乱市场公平的乱象 。 比如主播刷单行为 , 为了拿到更高的坑位费和佣金比例 , 便会雇人刷单 , 营造直播间火热的场景 。 2019年 , 雪梨就曾因直播时没有关闭直播间话筒而被发现疑似刷单 。
如今 , 税收整顿之后 , 对电商刷单行为也能起到一定遏制作用 。 “因为查税的话是按电商平台统计的销售收入来补足税款 , 刷单刷的多 , 那他确实要交更多的税 。 ”李瑞说道 。
【网红“补税潮”汹涌:17亿不算多】2022年 , 直播行业会如何?“行业本身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 还会继续发展 , 因为直播带货是大势所趋 , 属于比较经济的形式 。 ”补税潮之下 , 人心惶惶 , 但对于直播电商行业的未来 , 刘洋还是抱有信心 。
- 油烟重的“中式”厨房这样装,减轻日后的家务负担!附清洁妙招
- “胖子”竟分4种颜色,你听说过吗?
- “龙凤呈祥喜迎新春 用心守护美好生活”主题直播将于小年开播
- “直播与短视频”红利已过,2022年,普通人改变命运的机会来了
- 2022年,千万不要再做“直播带货”了,而是要抓住这个千亿的机会
- 跑步减脂为什么越跑越“伤”?
- 陆正耀可能选了“地狱模式”
- 逆势招2万人,京东冲出互联网寒冬
- 亿元补贴为春节快递护航,快递公司开始新一轮“内卷”
- 年售1.8亿支!鲜花电商飞速扩张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