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马六周年:新零售“网红”的迷航


盒马六周年:新零售“网红”的迷航

文章插图
文 | itlaoyou-com , 作者|周宇浩 , 编辑|韩志鹏
盒马六周年:新零售“网红”的迷航

文章插图
盒马 2016 年至 2020 年 9 月期间开店情况 , 地歌网制图
一字之差 , 道破盒马 ” 失速 ” 的窘境 。
新冠疫情的出现和蔓延 , 确实影响了盒马线下扩张的步伐 , 而更多社区零售的玩家们 , 并没有 ” 闲着 “ 。
例如 ” 不卖隔夜肉 ” 的钱大妈 , 2018 年 9 月时门店数突破 1000 家 , 截至去年 9 月的门店数已突破 3400 家;再比如火锅、烧烤食材门店 ” 锅圈食汇 “ , 2017 年开出第一家门店 , 现在拥有的门店数已经突破 8000 家 。
钱大妈、锅圈均以成本相对较低的加盟模式扩张 , 但即使在被侯毅认为 ” 没有未来 ” 的前置仓赛道 , 全自营的叮咚买菜 , 规模也远胜盒马鲜生 。
截至目前 , 盒马共进驻全国 28 座城市 , 而叮咚已经上线 37 座城市;去年 9 月的 QuestMobile 数据显示 , 盒马月活人数达 2342 万人 , 叮咚则达到 3471 万人 。
对于扩张 , 叮咚买菜 CEO 梁昌霖曾表示:” 离开规模谈各种盈利 , 我觉得不是互联网时代人们的商业逻辑 。 ”
门店规模的分野 , 反映出盒马失速后的多方位差距 。
规模效应对互联网企业而言 , 意味着边际成本降低、盈利得以优化 , 但实现这一步 , 对盒马而言并不容易 。
自 2019 年下半年起 , 盒马的 GMV 增速逐步放缓 , 而直到 2020 年 , 盒马才在京沪两地实现门店全面盈利 。
” 我是做传统零售出身的 , 做企业不赚钱总归觉得是耻辱 。 ” 侯毅说 。
失速背后 , 盒马开始暴露出诸多问题 , 而矛盾的集中点 , 最终还是在供应链和内部策略上 。
网红 ” 褪色 “
在阿里内部 , 盒马是 ” 含着金汤匙 ” 出生的 。
成立之初 , 盒马可以通过阿里云计算、大数据等底层支持 , 对人货场进行精准匹配、选址;支付宝、饿了么等也为盒马开放流量入口;马云也亲自为盒马 ” 站台 “ 。
不仅内部给予资源支持 , 盒马在开业伊始就自带 ” 网红 ” 属性 , 店内装修和顶部的自动传输设备充满时尚与科技感、交易方式上 ” 只接受盒马 App”、水产缸内有鲜活的波士顿龙虾和帝王蟹等高端水产……
新奇元素众多 , 一众年轻消费者纷纷前来打卡 , 传统商超更是参观学习 ” 必拜访 ” 盒马鲜生 。
在如火如荼的新零售改造浪潮中 , 盒马更是不断夯实供应链能力 。 自 2018 年至今 , 盒马在全国战略合作了超过 500 家直采农产品基地;到 2019 年 , 盒马鲜生的直采比例达到三分之一 , 截至目前的自有品牌数量占比超 20% 。
门店的时尚、科技元素 , 加之产地直采所形成的性价比优势 , 盒马无疑是新零售转型中的佼佼者 。
彼时 , 一只 99 元的鲜活波士顿龙虾、1.99 元一只的活鲍鱼 , 是盒马鲜生的最强爆款 , ” 饭店内动辄上百元的波龙 , 在盒马只需 99 元就能买到 。 ”
主推鲜活水产、主打 ” 高性价比 “ , 盒马不仅赚足眼球 , 更夯实了性价比优势 。
但时过境迁 , 99 元波士顿龙虾今何在?
目前 , 在盒马的大本营上海 , 最小的波士顿龙虾也需要 158 元才能买到;最小的鲍鱼 , 一只卖到 3.3 元;原本每日首单免除的配送费 , 也变为 ” 消费不满 49 元 , 收取 6 元配送费 “ 。
至于装修风格精致、” 只接受盒马 App” 交易方式 , 在新零售一轮又一轮的创新浪潮中 , 盒马的 ” 网红 ” 属性正被逐渐淡化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