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抵抗元宇宙的钥匙刚刚过去的 2021 年 , 可以说是「元宇宙元年」 , 广场舞大妈都要追着自己孩子问元宇宙到底是啥 。 而那些解释不清的同学 , 通常会用两部电影打比方 , 一个是斯皮尔伯格的《头号玩家》 , 一个是沃卓斯基兄弟(现在是姐弟)的《黑客帝国》 , 而通常后者被认为是元宇宙的最终形态——脑后插管(脑机接口) 。
可以想象当华纳宣布将拍摄《黑客帝国:矩阵重启》(The Matrix Resurrections , 以下简称《黑客帝国 4》)时 , 人们的期望会有多高 。
1 月 14 日 , 本周五 , 《黑客帝国 4》正式登陆国内院线 , 而由于早已在国外上映 , 国内也已经有清晰盗版视频放出 , 所以 IMDB 和豆瓣都已经有了大量评分 。 而如果从两家网站双双 5.7 分的评分来看 , 显然观众并不满意 。
时间推回到 2000 年 , 一个看过《黑客帝国》的同学对着笔者亲自演绎片中叛徒塞弗吃牛排的台词:「我知道这块牛排并不存在 。 我知道当我把他放进嘴里时 , 母体就会告诉我的大脑 , 这东西鲜嫩多汁 。 」大概所有在那时候看过这部又名《22 世纪杀人网络》电影的人 , 都被其唬人的杂糅哲学和惊人的视觉效果折服 。
毕竟 , 那时候硅谷的「.com」泡沫席卷美国即将爆炸 , 在中国门户开始崭露头角 , 马云刚刚拿到孙正义的大钱踌躇满志 , 马化腾还在假装女生用户为刚刚诞生的 QQ 提高日活 , 对于《黑客帝国》描写的终极网络世界 , 人们除了感叹「子弹时间」 , 可参照的并不多 , 远没到现在元宇宙吹捧者奉《雪崩》为圣经的地步 。
20 年后的现在 , 虽然科技还没发展到脑后插管 , 但是智能手机已经占据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大部分时间 , 成为连接人和网络的脐带 。 从这个角度来看 , 最新一部的黑客帝国大电影 , 或许能像当年首部曲那样 , 能够给出某些这些哲学上的启示 , 或者指向性 , 再不济也要继承当年的「酷」劲儿和特效水准 。
可惜 , 当导演拉娜·沃卓斯基给出的是 , 两个年龄加起来快要一百岁的男女的爱 , 是抵抗母体的唯一答案的时候 , 观众选择不接受 。
影片前三分之一有个游戏公司全员撤离的镜头 , 迎着基努·里维斯饰演的尼奥走来三个人 , 最右边的正是当年「子弹时间」特效的创造者 , 前工业光魔技术大拿 John Gaeta 。 这位大神后来跳槽到当年最火的 AR 公司 Magic Leap , 后来的故事大家也知道了 , Magic Leap 花光超过 20 亿美元投资 , 成为「元宇宙先烈」 。
不知道《黑客帝国 5》上映的时候 , 元宇宙会不会已经实现了?

文章插图
盒马寻找春天过去的一年 , 对于「卖菜」的来说并不太友好 , 这里特指曾经轰轰烈烈的社区团购 , 和复活的生鲜赛道 。
- 一把「刷子」被热议:支付宝好像有点变了
- 工厂里的机械臂,成了极客们的「逗猫神器」
- 怎么丈量狗狗的体温与脉息
- 全球投融资周报 |「诺威健康」获7.6亿美元融资,估值30亿美元
- 构建「营」「销」服务一体化
- 两年三次大改,华为 P50 一度可能永远无法与用户见面
- 「DaoCloud 道客」入选 2021 中国高科技高成长瞪羚企业TOP50
- 这户暗黑系的「焦糖色」极简家,是我心中极简风的教科书!
- 《黑客帝国:矩阵重启》现实vs虚拟,哪个是真世界?
- 无法控制饮食的情况下,如何去实现碳循环减脂?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