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祎的造车逻辑,被石头的昌敬实现了


周鸿祎的造车逻辑,被石头的昌敬实现了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周鸿祎的造车逻辑,被石头的昌敬实现了
文 | 陆玖财经
从扫地机器人延伸到智能汽车, 应该是创业者的转型或者说突破, 跟上时代潮流, 把握时代机遇再上一层楼 。
一位 360 公司前任高管称, 几年前周鸿祎就曾表示, 自己做扫地机器人的目的, 最终是为了造无人驾驶汽车 。
没想到, 石头科技 CEO 昌敬, 先于周鸿祎一步, 走了自主造车这条路 。
2022 年 1 月 24 日, 36kr 报道称:” 从多位知情人士处获悉, 石头科技创始人兼 CEO 昌敬的造车项目洛轲汽车, 已经在 2021 年末完成 1 亿美元融资, 领投方是腾讯集团, 投资机构红杉也参与了投资 。 ”
2021 年 1 月 8 日, 上海洛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注册成立, 昌敬为法定代表人 。 同年 5 月, ” 石头科技造车 ” 的相关消息引起热议, 石头科技随即公开表示造车是昌敬的个人行为, 与公司无关 。
不过, 同样用到激光雷达、智能避障等技术, 扫地机器人领域的经验, 是否真的能被用在造车上?腾讯和红杉是看好昌敬个人, 还是看好石头科技的技术积累?率先提出 ” 从扫地机器人到智能汽车 ” 构想的周鸿祎, 为什么 ” 落后 ” 了?
扫地机器人和智能汽车的技术相通?
2021 年, 昌敬入局造车的消息传出, 就有人戏称, 造车是不是就是做一个超大号的 ” 扫地机器人 “, 再加个顶棚和座位, 石头科技已经具备了一些相关技术 。
造车要投入的成本很高, 石头科技作为一家明星上市公司, 其财力和人力是否会被抽调用于造车, 直接影响近 8000 万股东的利益, 因此引起不小关注 。 不过, 陆玖财经与多位石头科技内部人士交流后, 发现他们的口径非常统一, 即 “造车是老板的个人行为, 与公司无关“ 。
技术角度的分析也能证明, 昌敬不会把石头科技的技术人员和造车公司的技术人员混用 。 虽然扫地机器人和智能汽车都用到激光雷达, 都要避障, 但陆玖财经与四位业内人员或行业观察家交流, 四人都认为, ”扫地机器人和智能汽车的技术相通 ” 这种说法太过牵强 。
电动星球蟹老板称:” 你要说没有吧, 也有, 譬如避障、摄像头识别的技术, 否则不会老传大疆也要做车 。 但是, 做扫地机器人积累的数据, 基本无法复用到车上面, 因为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 还有, 比如单目摄像头积累的数据, 很多时候都无法复用到三目摄像头 。 ”
《火星人马斯克》作者、公路飞行创始人一苒认为二者技术相通的说法, 有点荒唐:” 你会做‘奥迪双钻’电动四驱车, 不代表找到了做一台四轮奥迪电动车的相通之处, 一切还是要从 0 开始 。 既无捷径, 也没有所谓的经验协同 。 如果真的有相通, 那车企造自动驾驶车容易啊, 收购这批扫地的就行了 。 ”
陆玖财经进一步询问, 扫地机器人上的激光雷达、避障等技术是否能用在智能汽车上, 一苒反问:” 几年前就在西门子工厂里看到小型物流车, 自动低速配送零部件给工人, 这些物流车能储存工厂内地图, 同时有简单的激光雷达, 判断障碍物, 看到人会停, 这和扫地机器人就差不多, 然后西门子今天能做自动驾驶吗?”
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梅松林博士的回复则相对中性:” 这两者在技术上的相通之处非常有限, 但是, 智能汽车正在和智能家居(包括扫地机器人)连接, 以智能汽车为中心的智能生态系统正在不断扩大, 进一步突出智能汽车的独特价值 。 (扫地机器人)有些经验还是可以借用的:用户导向、软硬件结合、生态系统连接……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