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这阵“风”刮进“互联网失业潮”


元宇宙这阵“风”刮进“互联网失业潮”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元宇宙这阵“风”刮进“互联网失业潮”

文章插图
第二类以网易、腾讯、建信金科等企业为代表 , 它们是典型的 ” 技术派 “ 。 其中腾讯招聘的岗位大多为游戏美术设计师 , 包括了 3D 场景、角色原画、场景原画、3D 角色等方面的设计方向 , 负责与其他美术岗位配合、优化和完善游戏最终表现效果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从事金融科技行业的全资子公司建信金科正招聘元宇宙金融工程师 , 要求负责全行元宇宙金融场景、关键技术进行探索 , 申请创新课题等 。
从 ” 技术派 ” 的招聘细则里可以看出 , 它们更看重人才在区块链、游戏、XR、金融等与元宇宙息息相关的技术方面的实力 , 用网易 CEO 丁磊在三季度财报电话会上的话来说 , 就是为了提前在元宇宙相关技术和规则上做好准备 , 以待元宇宙真正降临的那一天有能力快速抢跑 。
第三类则是以 Meta、Google 等企业为代表的 ” 产品派 “ 。
以 Meta 为例 , 其已经开始利用 Oculus Quest 头显尝试打造一系列元宇宙平台 , 例如允许 VR 和非 VR 用户在虚拟办公室见面并进行远程合作的 Horizon Workrooms , 以及正处于 Beta 测试阶段的 Horizon Worlds 等 。
它的招聘重点放在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波兰、荷兰和爱尔兰 , 目的是为了在欧盟各国招聘高技能工程师 , 这类企业招聘的人才更多的是为了旗下元宇宙相关产品服务 , 所以并不局限在某项技术上招聘 。
元宇宙这阵“风”刮进“互联网失业潮”

文章插图
(智能相对论制图)
在任何行业 , 人才都是多多益善的重要元素 , 可为什么在就业市场遇冷的大环境下 , 偏偏是元宇宙人才的需求依旧紧俏?
失业大潮来袭 , 元宇宙却在反向刺激就业
失业大潮滚滚而来 , 元宇宙却依旧引发众多企业跑步入场 , 还能创造多个就业岗位 , 甚至连企业都能划分出三大派系 , 在《智能相对论》看来原因有三 。
首先 , 元宇宙虽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落地 , 但如科幻作家陈楸帆所言 , 更多的或许是因为目前还没有一家公司或者一种技术可以涵盖所有 ” 元宇宙 ” 需要实现的全部东西 。 这也就意味着 , 元宇宙未来将涉及大量的技术与基础设施 , 为了抢占先机 , 提前为元宇宙的落地打好 ” 地基 “ , 企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也就随之提高 。
再者 , 元宇宙作为下一代互联网革命性交互形式 , 对技术的深度也有一定的要求 。
以最经典的 ” 元宇宙向 ” 电影《头号玩家》为例 , 在哈利迪创造的 ” 绿洲 ” 里 , 人们可以身临其境的游戏、学习、跳舞 , 可以说除了吃饭、睡觉和上厕所 , 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在 ” 绿洲 ” 完成 。 用电影里的原话来说就是—— ” 只有你想不到 , 没有绿洲做不到的 “ 。
然而不说超越 , 我们仅仅想要重现《头号玩家》里的 ” 绿洲 ” 都需要数年的时间 , 一方面 , 现在的网络等基建无法支撑如此庞大的用户体量 , 更不用说顺畅的完成其他活动;另一方面 , 现有的 VR、AR 等技术带来的体验沉浸度与 ” 身临其境 ” 比起来还有一段距离 。 这也就导致了企业不仅需要更多的元宇宙人才 , 更需要 ” 高精专 ” 的人才 。
除了从广度和深度上可以看出市场对元宇宙人才的需求提升以外 , 随着元宇宙这个科技概念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越来越大 , 势必也将引得更多的科技巨头跑步入场 , 以现在国内的 A 股市场为例 , 就已经诞生了 80 多只元宇宙概念股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