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改掉粗心大意的坏习惯?

谢谢邀请 。

如何让孩子改掉粗心大意的坏习惯?

文章插图
粗心大意,一直被老师定义为学生做题所犯的低ji错误、非智力因素 。这也难怪,因为其表现往往是: 常见字却写成错字、别字 。如:“谋反”写成“谋后” 。
如何让孩子改掉粗心大意的坏习惯?

文章插图

如何让孩子改掉粗心大意的坏习惯?

文章插图
作文总要忘了拟题 。
如何让孩子改掉粗心大意的坏习惯?

文章插图
英语单词常常互换形似的字母,如: tecanher
简单地数字运算却出错,如:53+49=92 。
方程式总要落掉一个元素 。
物理题思路清晰,却总在最后一步出错 。
一份完整的试卷总要漏掉一两道 。
常常看错题干 。
往往将A题答案写到B题上 。
客观题序号错位 ………… 这些错误实实在在低ji,老师见了叹气,孩子见了自嘲,父母见了摇头 。然而老师和父母只是埋怨、叮嘱:“你怎么老是改不了粗心的坏毛病呢!”“以后一定要细心!”结果呢,明天做题就重犯 。
为什么呢? 一、这是习惯问题 。习惯成自然 。好的习惯终身受益,坏的习惯事事出错 。比如有的孩子做完作业后总不去整理好书包再去洗漱睡觉,结果第二天到点上学时才手忙脚乱地收拾,结果不是忘了拿做好的作业,就是忘了拿课本,或学习用具 。
爱因斯坦曾说过:“一个人所取得的成就取决于他性格上的优秀,而构成一个人优秀性格的,往往是他日常生活中的一个个好的习惯 。”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将习惯上升为“能力”,他认为:
习惯成自然就是能力 。什么是“成自然”呢?他认为“成自然”就是“不必故意费什么心,仿佛本来就是那样的意思” 。他举例说,“走路和说话是我们最需要的两种基本能力 。这两种能力的形成是因为我们从小就习惯了,“成自然”了;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 。通常说某人能力不强,就是说某人没有养成多少习惯的意思 。二、做题不熟练,导致速度慢,时间却紧,心态一着急,就容易犯粗心的低ji错误 。
三、做题心不在焉 。这是学习态度问题,有的孩子对做题满不在乎,边做题边玩,注意力不够集中,心在此而意在彼,粗心自然在所难免 。
四、作业太多,孩子怕完不成挨批,心里着急,出错率就会提高 。
五、贪玩 。总想早早地完成作业后就能玩电脑,打游戏,于是慌里慌张地做作业 。
六、怯场 。有的孩子一考场心跳就加速,心态不稳,粗心就极易侵入 。
那么有什么行之有效的方法呢? 首先,思想先行,以身作则 。父母要认识到粗心不是小问题,是习惯问题,是能力问题 。所以面对孩子的粗心绝对不能掉以轻心,顺口说几句,让之轻描淡写地滑过去 。而要郑重其事地帮助孩子纠正粗心的毛病 。当然,父母自己做事也必须做到细心,言传身教是很好的最有效的教育方式 。
其次,长期训练,修正孩子的习惯 。
一是直接针对孩子的作业,天天检查,给予口头鼓励和物质奖励,且配之以惩罚措施 。
二是培养孩子好的生活习惯 。在孩子的日常生活琐事中时时事事加以引导,有意识地培养其细心、耐心、有序的良好习惯,逐渐减少其丢三落四、马马虎虎的“家长便饭” 。
三是可以专门创设一些情境,去训练 。注意的是,习惯方面的问题不能操之过急,需要慢慢来 。
其三、做作业时一定劳逸结合,杜绝打疲劳战 。孩子每做完一项作业,或做够一定的时间,就可以让孩子适当地休息一下,这样可以保证孩子精力和注意力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