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外部设备驱动程序的 3 个技巧

今天使用微控制器的一个主要优势是嵌入式软件开发人员通常不必再编写自己的驱动程序 。 微控制器供应商提供软件框架来抽象硬件并允许开发人员进行简单的函数调用来初始化、读取和写入外围设备(如 SPI、UART、模数转换器等)是很常见的 。 然而, 嵌入式开发人员仍然经常需要编写驱动程序来与外部集成电路进行交互, 这些集成电路可能是传感器、执行器、电机控制器等 。 在今天的文章中, 我们将探讨几个编写自己的外部设备驱动程序的最佳实践 。
编写外部设备驱动程序的 3 个技巧
最佳实践 #1——将实现与配置分开
编写任何驱动程序的一个关键方面是将实现与配置分开 。 这种分离有助于确保驱动程序可重用和灵活 。 例如, 驱动程序可以很容易地编译成一个目标文件, 这样开发人员就看不到内部, 因此它可以用于多个项目 。 开发人员仍然可以访问配置模块, 他们可以使用该模块来配置驱动程序以满足其特定的应用程序需求 。 如果配置需要机会, 它不会影响驱动程序设计或强制使用驱动程序的其他项目不同步或被迫接受新更改并经历验证周期 。
将实现与配置分开还允许抽象外部硬件, 以便开发人员不需要完全了解硬件中发生的事情, 就像在微控制器上一样 。 我经常希望集成电路供应商停止提供配置工具 GUI, 而是花精力为他们的设备编写可重用和便携的驱动程序 。 他们的每个客户都很难通过阅读大约 100 页的数据表来编写驱动程序并理解他们的模块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