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帝王顺序 周朝历代皇帝顺序列表

周朝皇帝顺序是怎样的?周朝君主,周朝时期的高统治者,姬姓,黄帝后裔,又称周天子,如周武王、周平王 。 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灭商建周,行分封制,周天子为天下之主,共传30代37王,后期周天子大权旁落,但仍为名义上的华夏高统治者 。 那么,你知道周朝历代皇帝分别是谁吗?
1、周文王:姬昌姬昌(前1152年―前1056年),姬姓,名昌,周太王之孙,季历之子,周朝奠基者,岐周(今陕西岐山)人 。 周文王在位期间,“克明德慎罚”,勤于政事,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礼贤下士,广罗人才,拜姜尚为军师,问以军国大计,使“天下三分,其二归周”;收附虞、芮两国,攻灭黎(今山西长治)、邘(今河南沁阳)等国;建都丰京(今陕西西安),为武王灭商奠基;旧传《周易》为其所演 。 除此之外,创周礼,被后世儒家所推崇 。 孔子更是称文王为“三代之英” 。 周文王五十年(前1056年),文王崩,葬于毕原 。
2、周武王:姬发周武王姬发(?―前1043年),姬姓,名发(西周青铜器铭文常称其为珷),周文王姬昌与太姒的嫡次子,岐周(今陕西岐山)人,西周王朝的开国君主,在位15年 。 其正妻为邑姜 。 受命十一年(约前1046年),武王联合庸、蜀、羌、髳卢、彭、濮等部族,进攻商纣行在朝歌,讨伐暴君纣王统治下的商朝,是为牧野之战 。 殷商大败,纣王自焚于鹿台,殷商灭亡 。 周王朝建立,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南) 。 武王克殷三年后(约前1043年),周武王驾崩,时年四十五岁(一作五十四岁),葬于周陵,为后世尊崇为古代明君 。
3、周成王:姬诵周成王姬诵,姬姓,名诵,周武王姬发之子,母邑姜(齐太公吕尚之女),西周王朝第二位君主,在位37年 。 周成王继位时年幼,由周公旦辅政,平定三监之乱 。 周成王亲政后,营造新都洛邑、大封诸侯,还命周公东征、编写礼乐,加强了西周王朝的统治 。 公元前1083年,周成王驾崩,享年50岁,葬于毕原 。 周成王与其子周康王统治期间,社会安定、百姓和睦、“刑错四十余年不用”,被誉为成康之治,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 。
4、周康王:姬钊周康王姬钊(?―公元前1057年),姬姓,名钊,周武王姬发之孙,周成王姬诵之子,西周第三位君主,在位时间为公元前1082年―公元前1057年 。 周康王即位后,在召公奭、毕公高辅佐之下,继续推行周成王的政策,进一步加强统治,同时,先后平定东夷大反,北征略地,并且西伐鬼方 。 《小盂鼎》铭文所记对鬼方征讨,斩获众多,仅俘人即数以万计 。 周成王至周康王时期,天下安定,四十多年没有使用刑罚,史称成康之治 。 公元前1055年,周康王在镐京去世,谥号康王,葬于毕原 。 死后其子姬瑕继承王位 。
5、周昭王:姬瑕周昭王(?~前977年),姬姓,名瑕 。 周康王姬钊之子,周朝第四任君主 。 姬瑕在出土青铜器铭文中多作卲王 。 周昭王姬瑕继位后,欲继承成康事业,继续扩大周的疆域,从昭王十六年开始,亲率大军南征荆楚,经由唐(今湖北随州西北)、厉(今湖北随州北)、曾(今湖北随州)、夔(今湖北秭归东),直至江汉地区,大获财宝,铸器铭功 。 周昭王十九年,昭王再次亲帅六师伐楚,结果全军覆没,死于汉水之滨 。
6、周穆王:姬满周穆王(约前1054年—前949年),姬姓,名满 。 周昭王之子,西周第五位君主 。 在位55年,是西周在位时间长的周王 。 周穆王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富于传奇色彩的帝王之一,世称“穆天子” 。 周穆王时作《吕刑》,是中国流传下来早的法典 。 周穆王统治初期,没有像昭王那样靠武力征伐四方,平息国内各种矛盾,而是认为是统治阶层内部出现了问题 。 他命令大臣伯臩向朝廷官员重申执政规范,并发布《臩命》;又用吕侯(亦作甫侯)为司寇,命作《吕刑》,告四方,以正天下 。 刑书制定墨、劓、膑、宫、大辟5刑,其细则达3000条之多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