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说会陪着我 妹妹出嫁 未婚姐姐爬楼顶回避

霖雨过后,天终于放晴,但残暑已退,太阳换了另一番意思 。
城里也换了风景,道旁的椴树黄叶凄清,凉风过处,缓缓飘落,地上积了厚厚的一层 。其余之山毛榉,之槭,之槐,之杨,变红变黄,全都显得很忙 。
路人皆换上秋冬装,厚毛衣,薄羽绒服,风衣,靴子,神色恬漠 。风衣尤其有味,不论男女,穿上驼色黑色风衣,走在落叶纷飞的街上,不庄重也有几分庄重 。
对面楼顶的花园一片萧索,别的花木都枯萎了,唯正对这边窗口的一株,枝干稀疏,木叶尽脱,铃铛状的黄花仍在开,且开得更多,花口朝下,一簇簇悬在枝头,硕大憨娈,在风中叮叮当当地摇晃 。
园主住在顶楼,是个高大壮实的中年男人,夏天常见他的身影出没于花树间 。他在花园里接了水管,用于浇花,也用于沐浴 。时或清晨,迎着朝阳,他就在那里冲凉,出浴时裸着身子,金发湿淋淋,知道这边看得见也不回避,只见他忘我而又唯我地,一边用大浴巾擦头,一边悠然环顾花木 。日色迟迟的薄暮,忽觉对面某处叶丛摇动,是他在修剪花枝,入夜,遮阳伞下亮起电珠,音乐啤酒,轻声笑语 。
我这才发觉好些天没看见他在花园,九月阴雨连绵,气温骤降,遮阳伞收起不再打开,天光暗落,凛然岁之将暮,遂记起《诗经·七月》里的句子:“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
【爸爸说会陪着我 妹妹出嫁 未婚姐姐爬楼顶回避】《秋天深了》三书
撰文 | 三书
自有仙才自不知

《东还》
(唐)李商隐
自有仙才自不知,十年长梦采华芝 。
秋风动地黄云暮,归去嵩阳寻旧师 。
人生在世,不论追求什么,名也好,利也罢,到头来都不免一死,死时,身与名利俱灭 。那么,活着究竟为了什么?活着,当然不只是为了活着,更不是为了食色,一切动物也不过都是活着,不过都在饮食和繁殖 。人或许不能自封为万物之灵,但人的确可以反思,可以有意识地选择怎样活着,并且可以尝试超越生死 。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也就是说,一个人活多少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闻道与否,如果闻道,那么当天死去也值了,反之如果不闻道,即便活一百岁两百岁,也是枉然,再长寿也毫无意义 。
道是什么?儒、道、释三家各有其旨,东西方哲学各立其意,括而言之,即宇宙运行天地万物最根本的真理 。生而为人,其实是为了悟道,悟了道,才有真正的自由和不朽可言 。
李商隐这首《东还》,作于何时,主流看法有二:一说作于唐文宗太和九年(835),义山下第东归之际,借学仙寄慨;一说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一年(857),系晚年倦游之作,浮海之叹耳 。
从“十年长梦采华芝”来看,应是晚年之作,虽然赞同此说的学者不多 。十年,长梦,这种对世界的疏落感,盖非一时不得志的冲动 。不过,我们也不必拘泥,一个人无论早年晚年,抑或任何时候,都可随缘生起类似心情 。采华芝就是访道求仙,义山年轻时曾在嵩山学道,故结句曰:“归去嵩阳寻旧师” 。
费思量的是一三句 。“自有仙才自不知”,即自身具备成仙的资质,却久为仕途所耽误 。此处或暗用汉武帝刘彻的典故,据《汉武帝内传》记载,“西王母曰:‘刘彻好道,然形秽神慢,非仙才也’ 。”仙才大概是指悟性,或佛家所谓根器,悟性高,根器利,即是有仙才 。
如果自有仙才,义山自己会不知道吗?况且他早年还曾学道,弟子有无仙才,道行高的师父一眼就看得出来 。此叹实际上是在自哀,即自知有仙才,却放不下俗世功名,乃至半生虚掷,一事无成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