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回应了!去哪儿员工自爆“大数据杀熟”内幕 媒体:厘清大数据杀熟之谜( 二 )


从词频分析来看,“差别优惠”已引起大量消费者的注意 。“优惠券”“优惠”“会员”等词语的出现频率较高 。
并且,在近8000条投诉中,与“差别优惠”相关的内容数量最多,占比达到66.79% 。其中优惠券发放不公的占比为36.88%,而会员并未享有特权的占比则为29.91% 。
这一结论与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发布的调查报告一致,报告中61.21%的受访者认为不同用户享有不同折扣与优惠是“杀熟”的主要内容之一,并且有76.07%的受访者认为平台发放优惠券的规则不透明 。

终于回应了!去哪儿员工自爆“大数据杀熟”内幕 媒体:厘清大数据杀熟之谜

文章插图
除了上述两种方式外,“虚假宣传”“保价机制不合理”“推荐系统不合理”也加入“杀熟大军”,占比分别为14.64%、9.57%与1.32% 。
“虚假宣传”主要表现两个方面,一种是商家并未落实宣传内容,例如在购买商品时,实际价格与宣传价格不符;另一种则是账号被限制,无法操作 。例如有消费者认为,因为自己是老用户,所以在面对一些促销火爆的产品,常常遭遇无法下单的情况 。
终于回应了!去哪儿员工自爆“大数据杀熟”内幕 媒体:厘清大数据杀熟之谜

文章插图
“保价机制不合理”看似与杀熟无关,只是商品在不同时期的价格变动,但许多消费者认为,购买后立刻降价,属于价格欺诈行为,应该要退回相应的价差 。
终于回应了!去哪儿员工自爆“大数据杀熟”内幕 媒体:厘清大数据杀熟之谜

文章插图
而“推荐系统不合理”则指控商家在推荐商品时优先推荐熟客价格较高的产品 。
终于回应了!去哪儿员工自爆“大数据杀熟”内幕 媒体:厘清大数据杀熟之谜

文章插图
从投诉内容的多样性来看,近几年,消费者对于“大数据杀熟”的概念已不再陌生,但或许也存在部分“误杀”的情况 。例如有消费者投诉,多次申请但未领取到**发放的优惠券,这也是“杀熟”……
改善服务、经济赔偿是主要诉求
遭遇“大数据杀熟”后,消费者们是如何维权的?又提出哪些要求呢?
在“黑猫投诉”的7754条投诉中,消费者的诉求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包括经济赔偿、改善服务、道歉说明与对平台作出处罚 。从数量分布上来看,改善服务与经济赔偿是数量最多的,分别有82.15%、69.44%的消费者提出此诉求 。
仅有64位消费者提出依法对平台进行处罚,占比仅为0.83% 。
终于回应了!去哪儿员工自爆“大数据杀熟”内幕 媒体:厘清大数据杀熟之谜

文章插图
消费者的诉求是否得到回应呢?
在近一个月的214条投诉中,接近四分之一的投诉被标识“已完成”,而剩余投诉则正在进行,包括等待“黑猫投诉”联系平台或商家(待分配中)、等待商家回复(处理中),以及等待消费者回复(商家已回复) 。
在“已完成”的投诉中,大部分投诉“草草收场”,接近60%的投诉为自动完成,即对于商家的回应,消费者并未做出进一步操作,系统自动将其标注为“已完成”状态 。
尽管如此,依旧有36.54%的投诉取得成效,21.15%的消费者与平台或商家达成一致,15.38%的消费者对商家回应感到满意 。
当然,也有3.85%的消费者并不买账,认为平台并不积极解决问题,而是以机器式的回复应付消费者;或是认为侵权行为依旧存在,消费者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权 。
终于回应了!去哪儿员工自爆“大数据杀熟”内幕 媒体:厘清大数据杀熟之谜

文章插图
打官司存在困难
尽管消费投诉很多,但“大数据杀熟”进入司法程序的很少 。
在中国判决文书网以“大数据杀熟”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仅有三起相关案件 。
终于回应了!去哪儿员工自爆“大数据杀熟”内幕 媒体:厘清大数据杀熟之谜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