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晚八人 早八丑关我晚八什么事


我们都是晚八人 早八丑关我晚八什么事

文章插图
晚八人不可耻
有两则话题呼应起来看很值得玩味,一则是“早八人的晚八生活”,另一则是“吃早八的苦享晚八的福” 。前者强调再忙也不放弃享受当下,后者强调享受的前提是付出 。一定程度上,两则话题的讨论延伸都是比较积极的,也就是在承认快节奏工作的同时,还不忘该有的生活模样 。
不过有必要说明的是,随着讨论的一般化,“早八”和“晚八”也不再特指“早上八点”和“晚上八点”,转而更强调一种“有松有紧”的入世态度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相较“躺平”和“内卷”的两极格局,这其实更符合大多数人的真实情况 。说到底,谁不是吃着“早八”的苦,享着“晚八”的福 。
可我们也要清楚,在看待这个问题时,一定要基于“普遍性”和“特殊性”分别进行审视,否则很容易陷入不自洽的情境中难以自拔 。“普遍性”是指大多数人的“早八”和“晚八”是怎样的,“特俗性”是指自己的“早八”和“晚八”是怎样的 。只有愿意面对这些真实,或许才能跳出绝对“躺平”和绝对“内卷”所营造出的极端氛围 。
唐诺说:“我们活着的这个社会大部分是已成熟的市场,大部分的价值都已成功地层层换算成价格了,因此价值也是现实买得到立等可取的,只要稍稍描述得出来你要什么 。”同样的道理说回个人的工作和生活上其实也是如此,只要你能合理的评估自己的能力和欲望,大概就能找到相对自洽的生活格局 。
要承认,所谓纯粹的理想生活是不存在的,而建立在自身现实基础上的理想生活才是可能的 。卡尔维诺讲海明威小说最好的段落便是人专注在手中的工作里,“把船划好,把鱼钓好”,一次只做一件事,让时间噤声,让世界袖手在一旁等你 。
由此反观“吃早八的苦享晚八的福”,总觉得也暗含这种专注的意思 。事实上,无论是绝对“躺平”,还是绝对“内卷”,本质上都是自身对现实的“失焦” 。绝对“躺平”属于屏蔽外界或无视环境,绝对内卷属于屏蔽内心或无视自身 。一言以蔽之,只关乎极点的目标,不懂如何灰度的去寻找平衡和过渡 。
可事实上,陷入绝对“躺平”或绝对“内卷”的人还是极少数的 。多数时候,人们都是介于“躺平”和“内卷”之间,并且也只是阶段性的情绪变化 。因为关于“活着、工作、思想,以及不会永远活在世上”这件事情,列维·斯特劳斯已经讲得很清楚,甚至可以称之为绝对的“人生真相” 。以至于后人在解读的时候,总觉得只有“折腾的人生”才能“拥抱幸福” 。
由此再去审视“吃早八的苦享晚八的福”这种世俗之见,虽然表达上很寻常,但是蕴意上不就是“折腾的人生”才能“拥抱幸福”吗?当然在看待这样的表达时,最为关键的问题是,要搞清楚任何人的人生都是复杂的,不是线性的 。
也就是说,出生、学历、经历,这些只是天然公开的部分,虽然它们是决定世俗上限的关键因素,但是决定个人幸福的关键因素,却很可能是天然遮蔽的部分 。可能有人会强调,没有物质基础,精神享受会打折扣 。严格来讲,好像无法辩驳 。
可我们这里主要强调的是,一个人如何正确自我评估,并且如何正确面对生活的问题 。因为单纯的争辩人生该怎样,是没有意义的 。只有拉近到具体的人生上,才可能看清楚什么是重要的 。就比如面对“吃早八的苦享晚八的福”,如果消极看待,自然就会陷入“与其受那份罪,不如躺平舒坦”,只是这种认识下的“躺平”就真的“舒坦”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