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秘诀:峦头理气并重

【风水秘诀:峦头理气并重】

风水秘诀:峦头理气并重


一:真风水术应做到峦头理气并重
古人常云:峦头为体 , 理气为用 。 体无用不验 , 用无体不灵 , 故体用首当并重 。 “峦头言山水形势 , 山之峰峦起伏中 , 正者为龙 , 两边斜抱护送者为砂 , 龙之生气所止处为穴 , 心水绕洄所聚处为明堂 , 而龙穴砂水属金木水火土之生克吉凶为理气此之谓也 。

故廖公云:有形总是气 , 无形总是道 , 夫道即是理也 。 理存乎气中 , 气乃金木水火土是也 , 故峦头与理气两端而实一贯也 。 ”以上寥寥之数言真乃一针见血 , 道破体用之窍 , 实乃正理也 , 常见过很多自命为堪舆大师的人 , 当然也不乏高手 。 不过居多者皆是沽名钓誉 , 所卜之穴皆砂飞水走 , 罹犯刑煞 , 故福主无不家耗冷退 , 严重者损及壮丁 , 福家无不哀痛欲绝 。 岂不知峦头为体 , 理气为用 。 甚至有些学者认为形体为实 , 理气为虚 , 而竟至理气不讲 , 岂知宇宙间精光在天 , 体魄在地 , 卜地不及理气 , 则体魂止死块耳 。
二:峦头概说
1、龙说
自古善相地者 , 不论是三元家还是三合家无不把峦头列为研习桂冠 。 看地以龙为主 , 穴次之 , 而砂水又次之 。 龙者何物也?山即是龙 , 土即是穴 , 其龙穴有真假不可不辨也 , 盖龙虽不离乎山 , 然无变化则谓之荒 , 不可以言龙也 。 穴不外乎土 , 盖土无穴情 , 则为死土 , 不可以作穴言 。 故言龙者 , 必当寻其有变化 , 有形有势 , 有剥换之山 , 方可以言龙 , 不然则言山也 。 穴者 , 必先相其有脉有情 , 有聚有会 , 有气有受之处 , 方斯言穴也 , 否则言土也 。
寻龙当先寻其宗祖 , 有太祖、少祖、祖宗、父母之分是也 , 然先有祖后有宗 。 祖者 , 族众之大父母也 , 远而疏方是也 。 宗者 , 一家之父母也 , 近而亲也 。 太祖者 , 在形势上乃最高之山 , 也就是说一方发脉之祖 , 群龙分枝皆从此出者是也 。 大者为一国之主 , 如昆仑山即中国之太祖也 。 或一省之祖 , 如武夷山即福建之太祖 。 或一州一邑之祖 。 两必有两大水夹之 。 其星大多数是廉贞火星 , 或涨天水 , 若不是水火木三星皆不能作祖 。 太祖之气也有厚薄贵贱之分 , 要知其厚薄 , 首先看其分布方知 , 见分布之龙行的长远阔头 , 则其气强厚 。 假若局促短狭者 , 则其气薄而弱也 。 要辨其贵贱 , 必先首观其局势 , 要是太祖之傍有群峰簇卫太祖之星 , 成格成局方可言贵矣 。 若是孤高无辅 , 必知其贱 。 太祖之星端严方正者 , 则生人刚正不阿君子佳俊 。 若是偏斜歪侧 , 必是生奸邪小人如流 。 少祖者 , 乃太祖山分落之后 , 再起大山也 , 作此方诸干之祖 , 其星不同 , 太祖要星体端庄秀丽 , 精气照然方有结作 。 若山耸而秀者 , 多结贵穴耳 。 若肥蠢多发浊富之丁最确 。 祖宗者 , 乃是从少祖分落之后 , 再起一尊星 , 此是一定要吉星开屏列帐 , 如此方能结作妙穴也 。 反之 , 若是无此星乃是虚花之所 , 不可言穴矣 。 父母者 , 穴后盖穴星之山 , 要合一星之吉 。 如木星金星之类 。 其星张得两翅方言结地 , 若无此不必言地也 。 所以说太祖少祖是大地之根窍 , 祖宗山是辨中等之地 , 父母山是结小地之应微 。 若无父母山 , 止有一主星结穴者 , 则此为傍落小结 , 则可言其地小而微也 。
2、穴说
古人云:三年寻龙 , 十年点穴 , 可见点穴之难 。 夫穴法有一定之理 , 亦有一定之法 。 盖山本静 , 势求其动 , 山本属阴 , 穴求其阳 。 目下堪舆家多不肯在峦头上下苦功参悟 , 求穴多犯穴后仰瓦 , 又无落葬得空凹 。 又或脉息长 , 忽而起 , 身脚又随水去 , 犯着鹅头鸭颈 。 岂不知地理中有三十六绝穴 , 学习堪舆者必须先悟熟此方勘言点穴耳 , 否则遗祸不轻也 。 身为一方造福地师必先要精熟杨公寻龙之老九星 , 辨其龙神厚重 , 又要精通廖公天机九星 , 以辨其九变 , 胸中有精蕴了 , 增高益下倚偏乃有度也 。 若能穷究二旨 , 点穴寻龙有何难 , 大地山川真性情无不尽收于眼底也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