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通西域和郑和下西洋哪个意义和价值更大?为什么?( 二 )


你最喜欢的「小说开头」是什么?为什么?最喜欢自然而然的开头 。那些著名的开头并非精心设计 。

张骞通西域和郑和下西洋哪个意义和价值更大?为什么?

文章插图
记得列夫.托尔斯泰名著《安娜.卡列尼娜》是这样著名地开头的:
张骞通西域和郑和下西洋哪个意义和价值更大?为什么?

文章插图
“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奥布浪斯基家里一切都乱了 。”
张骞通西域和郑和下西洋哪个意义和价值更大?为什么?

文章插图
而且 , 引用的人往往着意舍掉后一句 。
其实 , 列夫.托尔斯泰以不同的家庭情况开篇 , 是因为这本书题材就是家庭题材 。
马尔克斯的名著《百年孤独》是这样著名地开头的:
“多年以后 , 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 , 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
其实 , 马尔克斯以时空的转换开头 , 是因为拉丁美洲就是时空错乱的一个地方 。
很巧 , 巨著《红楼梦》也是从结局写起 , 然后叙述来龙去脉 。
所以 , 怎样开头 , 全看作者的心情 , 不是什么技术活 。自信的作家更从来不会从迎合读者方面去动脑筋 。我曾经说过 , “只有在文学艺术里 , 人类才是彻底自由的” , 在小说写作里 , 作者也是最自由的 , 想怎样开头就怎样开头 , 除非不能过审 。中国古典小说名著往往以诗词、议论开篇 , 是因为对所叙之事充满感慨 , 或者因为话本小说 , 只不过引起听众注意 , 起到静场和引发探究的作用 。
如果精心设计 , 反而涉嫌矫揉造作 , 而文学最忌讳矫揉造作 。当然 , 这是我孤陋寡闻的主观臆断 , 高尔基说:“开头好像音乐里定调一样 , 往往要费好长的时间才找到它 。”似乎与我意见相反 , 但请注意 , 是“找”而不是“做” , 小说开头的好坏 , 取决于作家一生的阅历与修养 , 不是可以临时精心设计就受欢迎的 。
下面看看我的小说怎样开头 , 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享乐主义的机器世界》机器是吸水机、水泵 , 能将一切喜爱她的男子抽干;又叫瓮子锅 , 意思是她很大很深很强大 。
她走路强劲然而缓慢 , 似乎拖不动她性别鲜明、凹凸夸张、丰满到近于结实的身体 , 又似乎力求扎实 , 一步一步砸死 。
【这个女主是个享乐主义的代表并死于享乐主义 , 写这篇当然先写她并下意识强调她的性感与自信 。】
《有福之人》这篇虽然凯迪网络新年三天头条推荐 , 但怎么开头的 , 我自己都想不起来了 。
这篇故事情节惊心动魄 , 但意在表现普通人朴素简单的道德以反对某些人的冠冕堂皇能言善辩的伪崇高的道德 , 所以开头也就很平常 。
《学渣快乐》这个开头比较西化 , 下笔就是人物的语言行动:
diyi章 最高学历 , 初小不毕业1
“张定坚!”
绿溪三小张定坚同学今天来上学 , 踏进校门就被班主任陈金碧老师喝住 。
张定坚长得中等偏上个子 , 微胖 , 皮肤白皙 , 一副满不在乎的、别人都欠了他的神气 。
【张骞通西域和郑和下西洋哪个意义和价值更大?为什么?】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