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鉴别诊断

细菌性痢疾是一种肠道传染疾病,细菌性痢疾的主要传染渠道就是吃了感染的食物,细菌性痢疾一般症状是腹痛、腹泻、发热、拉血便等 。
什么是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志贺菌属(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志贺菌经消化道感染人体后,引起结肠黏膜的炎症和溃疡,并释放毒素入血 。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同时伴有全身毒血症症状,严重者可引发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 。菌痢常年散发,夏秋季多见,是我国常见病、多发病 。儿童和青壮年是高发人群 。潜伏期一般为1~3天(数小时至7天),流行期为6~11月,发病高峰期在8月 。分为急性菌痢、慢性菌痢 。
(1)腹痛,以左下腹为主 。
(2)腹泻,主要为粘液脓血便 。
(3)里急后重,是由于直肠肛门括约肌不断受到炎症刺激的结果 。
(4)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周身不适、血象增高等 。

什么是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鉴别诊断

文章插图
细菌性痢疾鉴别诊断1、急性痢疾
(1)流行病学:病前1周内有不洁饮食史,或与菌痢患者接触史 。多见于夏秋季 。
(2)临床特点:有发热、腹痛、腹泻(每日十余次至数十次),里急后重,脓血粘液便等症状,左下腹压痛 。
(3)实验室检查粪便:
①粪便镜检出现多数成堆的白细胞或脓细胞,满视野分散的红细胞,并有巨噬细胞 。或镜检10个高倍视野,平均每视野白细胞10个以上,或连续两次检查每视野平均5个以上 。
②大便培养是诊断痢疾的可靠方法 。粪便或肛拭子培养生长志贺菌 。
③荧光抗体染色法检查粪便中志贺菌抗原成分,获得阳性结果 。
急性菌痢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阿米巴痢疾:近年来本病发病率明显降低,患者多为散发,缓慢起病,少有发热,腹痛轻,里急后重轻、大便次数不多,呈暗红色或紫红色果酱状,新鲜大便可查见原虫或包囊 。
(2)病毒性肠炎:以轮状病毒、诺瓦克病毒为常见 。急性起病,呕吐、发热与腹泻为其临床特点 。大便呈水样,偶带粘液 。留粪便标本用电镜或免疫学方法直接查病毒或病毒抗原可确诊;取双份血清检测特异性抗体,亦可确诊 。
(3)沙门菌肠炎:肠炎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和婴儿沙门菌常引起人类肠炎 。临床多为轻度腹泻,病程短,但鼠伤寒沙门菌感染发热期较长,大便中常带粘液和脓血 。抗生素治疗效果差,粪便培养可分离出沙门菌 。
(4)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肠炎:主要表现为呕吐、腹痛、腹泻 。以粪便细菌培养、动物结肠结扎试验(证实肠毒素存在的检测方法)及血清凝集试验可与急性菌痢相鉴别 。
(5)难辨梭状芽胞杆菌肠炎:老年患者使用抗生素过程中出现腹泻,必须考虑此病 。表现为腹痛、腹泻、可伴发热,大便呈水样或粘液便,迁延数日可出现粘液血便 。
另外,急性菌痢应注意与空肠弯曲菌肠炎、副溶血弧菌肠炎、耶尔森菌肠炎、类志贺毗邻单胞菌肠炎、亲水气单胞菌肠炎等相鉴别 。
2、慢性痢疾
(1)急性发作型:病前2~6个月内有菌痢病史,本次发作前有受凉、进食生冷饮食或劳累等诱因 。有急性菌痢症状,并能排除再感染者 。粪便检查符合菌痢改变 。
(2)迁延型:过去有菌痢病史,多次发作,症状典型或不典型;或急性菌痢迁延不愈,病程超过两个月者 。如能排除其他原因,或粪便培养生长志贺菌,可以确诊 。
(3)隐匿型:有菌痢病史,临床症状已消失两个月以上,但粪便培养阳性,或肠镜检查肠粘膜有病变者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