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不留行图片_王不留行的功效与作用

王不留行为常用中药 。始载《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李时珍说:“此物性走而不住,虽有王命不能留其行”故名,下面我们来了解下王不留行图片以及王不留行的功效与作用 。

王不留行图片_王不留行的功效与作用

文章插图
王不留行图片

王不留行图片_王不留行的功效与作用

文章插图
因各地用药习惯不同,商品种类较为复杂,其原植物来源于不用的科属,药用部分有种子,果实及全草的不同 。但大多数地区所有,均为石竹科植物麦蓝菜的种子 。
别名:王不留、留行子 。
来源:为石竹科植物麦蓝菜的干燥成熟种子 。栽培或野生 。以麦田中生长最多 。
植物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无毛 。叶对生,无柄,卵状披针形,长2~8厘米,宽0.5~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稍连合抱茎,全缘 。伞房状聚伞花序项生 。花梗细长,下有鳞片状小苞片二枚,花萼连合成卵状圆筒,具五条绿色棱翅,先端五裂,花瓣五枚,倒卵形,淡红色 。蒴果为宿存花萼所包,卵形或近球形 。种子多数,成熟时黑色 。
产地:主产于河北、辽宁、山东、山西、黑龙江、湖北等地,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
性状鉴别:种子呈圆球形,直径约2毫米 。表面黑色,少数未成熟者为红棕色 。用扩大镜观察,可见密布细小的疣状突起,并有一条纵沟,一端有一色浅的点状种脐 。质地坚硬,破开后,尅见种皮薄,胚弯曲成环状,子叶二枚,胚乳白色 。火炒时膨胀爆裂 。气无,味淡 。
以子粒均匀,充实饱满,色乌黑者为佳 。
主要成分:麦蓝菜含皂甙醣类、薛荔含中肌醇、芸香甙、B—固甾醇、蒲公英赛醇乙等 。
功效与作用:催乳、通经、消肿、止痛 。
炮制:炒至大部分爆白花 。
性味:甘、苦、平 。
归经:入肝、胃经 。
王不留行的功效与作用 功能:通经下乳,消肿 。
主治:经闭,乳汁不通,痈肿疮毒 。
临床应用:1、治乳汁稀少或排乳不畅:以王不留行15g,株猪蹄一只,或配炙山甲通草黄芪路路通等水煎服,方入通乳汤 。
2、治睾丸炎:例如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睾丸炎可用王不留行、黄皮核川楝子配清热解毒药如板蓝根等,方如板王消毒饮 。
3、治乳痛:用王不流行15g,配蒲公英30g、白芷6g,水煎服,适宜于乳痈初起,尚未化脓者 。
使用注意:孕妇和有崩漏者不宜服 。
用量:9~30g 。
处方举例:1、通乳汤:王不留行15g、炙山甲9g、通草6g、生黄芪15g、路路通9g,水煎服 。
2、板王消毒饮:板蓝根12g、王不留行9g、川连9g、黄芩9g、四叶参9g、生地12g、丹皮9g、川楝子6g、黄皮核4g、海金沙9g、甘草3g,水煎服 。
注:除正文描述的麦蓝菜种子,在大多数地区做王不留行使用外,部分地区习用的品种还有:
1、桑科隐花植物薛荔的花托(果壳),在广东、广西习用 。
2、金丝桃科植物元宝草的全草,在四川部分地区习用 。
3、锦葵科植物川黄花稔的全草,在云南(昆明)习用 。
4、豆科植物野豌豆及四籽野豌豆等的种子,在江苏、贵州等地习用 。其中一野豌豆的种子与麦蓝菜的种子形色近似,唯四籽野豌豆是扁圆球形,体较大,直径3~4毫米,种脐白色;四籽野豌豆是正圆球形,直径2~2.5毫米,种脐棕红 。两者均有明显种脐 。嚼之有豆腥气 。火炒时不膨胀爆裂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