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粉病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白粉病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文章图片


白粉病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文章图片


白粉病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文章图片


随着气温的回升 , 园林植物开始发芽、展叶 , 慢慢地焕发着生机 。 而各种虫害、病害也开始逐渐发生 , 对园林植物造成危害 。
春天对园林植物危害比较严重的一种病害——白粉病的预防及防治方法 。
一、白粉病的危害及其发生规律: 白粉病是一种在农作物 , 以及园林植物中都比较常见的病害 , 在园林上主要危害的植物是黄杨、十大功劳、小叶女贞等绿篱植物 , 以及黄栌、月季、紫薇、木槿等小型灌木 。

图为白粉病对黄杨的危害 1、白粉病的危害及症状 在园林植物上 , 白粉病主要是危害植物的叶片、嫩茎、花柄及花蕾、花瓣等部位 。 发病初期为黄绿色不规则的小斑 , 边缘不明显 。 随后病斑不断扩大 , 表面生出白粉斑 , 这时候用手一摸就会有白色的粉状物 。 最后 , 在病斑处长出无数黑点 , 染病部位变成灰色 , 连片覆盖表面 。
【白粉病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被白粉覆盖过的叶片 , 光合作用会受到一定影响 , 使植物正常的新陈代谢受到干扰 , 造成植物早衰 , 影响园林植物的观赏价值 。 发病严重的 , 甚至还会引起叶片畸形 , 嫩梢萎缩、老叶皱缩 , 花芽不开、整株死亡的现象 。2、白粉病的发生条件: 引起白粉病流行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1) 植株中留有传染源 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头一年的病害防治不彻底 , 而且在冬季和早春没有进行清园所致 。 在冬天气温较低不会发病 , 到进入来年的二三月份天气回暖后 , 白粉病病菌开始扩散蔓延 , 危害园林植物 。

(2) 环境条件适宜 白粉病发生首先需要的条件是温度适宜 , 一般情况下当温度在16-24℃时 , 就会有白粉病的发生 。 而且如果植物生长环境湿度相对来说较大 , 或者栽植过密 , 光照不足 , 管理过程中施用氮肥过多 , 或者发生徒长 , 这些都更加有利于白粉病的滋生与蔓延 。3、白粉病的发生时间: 在华北地区 , 白粉病一般在3月初至4月初开始出现发病中心 , 4月中旬后随气温逐渐回升 , 病株率迅速增加 。 发病时间可以由3月份持续到10月中下旬左右 , 可以说是园林养护过程中的一个持久战 , 其中以4到6月份为主 , 9到10月份发病最为严重 。

图为发生白粉病的紫薇树
二、白粉病的预防及防治措施 发病后的植株叶片 , 即使你用药物控制住了 , 叶片上的病斑也不会消失 , 只能说是不往新长出的叶片上蔓延 。 所以说 , 对于白粉病的防治 , 提前预防才是关键! 1、如何进行预防?

(1)冬季清园 对于落叶的小灌木在冬天要及时清除落叶 , 对于常绿的黄杨、十大功劳等绿篱植物要剪除病源枝 。
在冬天或者早春对园林植物可喷施低浓度的石硫合剂进行清园 , 消灭病原菌 。
(2)合理修剪 , 增加透风透光性 对黄杨、十大功劳等栽植较为紧密的绿篱植物 , 或者栽植过密的乔木、灌木 , 要合理地疏枝、疏植 。 从而增加植物的透光性、透风性 。
(3) 加强水肥管理 在园林植物的养护过程中 , 要少施氮肥 , 增施磷、钾肥 , 从而增加植物的抗性 , 避免植株发生徒长 。 注意抗旱排涝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