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树为什么被称为“软黄金”?

01

可可树为什么被称为“软黄金”?

文章插图
可可豆磨成的可可粉味又香又略苦 , 有特殊风味 , 与茶和咖啡并称三大不含酒精的饮料 。可可粉又是制作巧克力的原料 , 可可果肉可制饲料 , 种子还能榨油 ,  价值都很高 , 所以可可树也有软黄金之称 。
可可树为什么被称为“软黄金”?

文章插图
可可是梧桐科常绿乔木 , 高12米左右 。叶长20~30厘米 , 呈长椭圆形 。
可可树为什么被称为“软黄金”?

文章插图
早在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前 , 热带中美洲居民 , 尤其是玛雅人及阿兹特克人 , 已经知道可可豆的用途 。他们不但将可可豆做成饮料 , 更用它作交易媒介 。
16世纪可可豆传入欧洲 , 精制成可可粉和巧克力;还提炼出可可脂 。可可树遍布热带潮湿的低地 , 常见于高树的树荫处 。树干坚实 , 高可达12米 , 叶椭圆形 , 革质 , 长至30厘米 , 枝叶伸展如伞盖 。花粉红色 , 小而有臭味 , 直接生在枝干上 。果实长椭圆形 , 成熟时像橄榄球那样挂在茎干上 。种子营养丰富 , 含很多蛋白质、脂肪、淀粉和少量可可碱 , 可磨成粉 。
可可粉味又香又略苦 , 有特殊风味 , 与茶和咖啡并称三大不含酒精的饮料 。可可粉又是制作巧克力的原料 , 可可果肉可制饲料 。
水蛭在澳洲泛滥成灾!为何我国称它为“软黄金” , 价格居高不下?蚂蝗被中国誉为“软黄金” , 却成澳大利亚的“噩梦 , 澳大利亚得天独厚得优越自然条件 , 给水蛭提供了“暖床” , 水蛭在澳大利亚泛滥成灾 , 反而中国却要大量饲养 , 供不应求 , 一位叫张长威的大叔 , 靠水蛭年赚2000万 , 水蛭是我们童年的噩梦 , 但是有人却悄然把水蛭养殖变成自己的“摇钱树”
【可可树为什么被称为“软黄金”?】随着澳大利亚进入雨季 , 遭到水蛭的“入侵” , 伴随着水蛭的大肆泛滥 , 这次成为了澳大利亚的“噩梦 , ”在澳大利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 给水蛭提供了优越的生活环境 , 给水蛭泛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
水蛭在澳大利亚人们严重成为“瘟神” , 非常不受欢迎 , 但是在我们国家却有着“软黄金”的美誉 , 市场供不应求 , 每斤价格高达900元 。在中国眼中的“宝贝” , 反而成为了澳大利亚的“噩梦”
水蛭的前世今生水蛭亦称医蛭 , 俗称水蚂蝗 , 分布于世界各个角落 , 共有700 多种 , 我国有100多种 。主要 分布在海洋、内陆的江海湖泊、稻田等等 , 一般分为两种类型 , 一种为吸血为主 , 另一种为食肉为主 , 在我们生活当中 , 吸血占据主导地位 。
水蛭也叫蚂蟥 , 一种让人闻风丧胆的“家伙” , 每每谈起 , 都是童年的“噩梦” 。小时候每当下河洗澡 , 水蛭就会悄然而至 , 瞅准目标 , 开始“饱餐一顿” , 钻到小腿肚上 , 至今想起还有种撕心裂肺的感觉
水蛭的生活习性水蛭是一种雌雄同体的动物 , 水蛭是一种冷血的环节动物 , 体偏扁状 , 体长大约2-15cm , 背面绿中发黑 , 腹面比较光滑 , 水蛭柔软的身躯和蚯蚓有几分相似 , 生活环境广泛 , 在我国南北方随处可见 , 适应能力强 。水蛭常常出没在水库、稻田、鱼塘、池塘、湖泊 , 水温适宜 , 有利与水蛭的生存和发现 。水温在10—35度水蛭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 。如果水温低于4度 , 水蛭就进入了冬眠期 , 开启了蛰伏生活 。到了来年温度回升 , 水蛭又开始了“叱咤风云” 。水蛭常常在夜间出没 , 夜间神出鬼没有利与捕食 , 在加上水蛭身体有感光细胞 , 对强光有着特别的抗拒 , 如遇刺激 , 身体会快速蜷缩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