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麻黄每斤种子大约多少棵

木麻黄科植物为常绿乔木或灌木,小枝轮生或假轮生,具节,纤细,绿色或灰绿色,形似木贼,常有沟槽及线纹或具棱 。叶退化为鳞片状(鞘齿),4至多枚轮生成环状,围绕在小枝每节的顶端,下部连合为鞘,与小枝下一节间完全合生 。常有下垂的枝条,枝条的每个节上具一轮4~16片的鳞状叶,基部常结合成鞘,末端游离呈齿状,宛似木贼,节间有纵沟,沟的基部及两侧有气孔及绿色组织,沟间凸条成自厚膜组织,明显地表示此种植物属于干生性 。

木麻黄每斤种子大约多少棵

文章插图
中文名
木麻黄每斤种子大约多少棵

文章插图
木麻黄科
木麻黄每斤种子大约多少棵

文章插图
拼音
mù má huáng kē
学名
Casuarinaceae R. Br. (1814)

植物界
亚界
绿色植物亚界
形态特征
乔木或灌木;小枝轮生或假轮生,具节,纤细,绿色或灰绿色,形似木贼,常有沟槽及线纹或具棱 。叶退化为鳞片状(鞘齿),4至多枚轮生成环状,围绕在小枝每节的顶端,下部连合为鞘,与小枝下一节间完全合生 。花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无花梗;雄花序纤细,圆柱形,通常为顶生很少侧生的穗状花序;雌花序为球形或椭圆体状的头状花序,顶生于短的侧枝上;雄花:轮生在花序轴上,开放前隐藏于合生为杯状的苞片腋间,花被片1或2,早落,长圆形,顶端常呈帽状或2片合抱,覆盖着花药,基部有1对早落或宿存的小苞片;雄蕊1枚,花丝在花蕾时短而内弯,开花时伸长将花被片推开,使花药伸出杯状苞外,花药大,2室,纵裂;雌花; 生于1枚苞片和2枚小苞片腋间,无花被;雌蕊由2心皮组成,子房小,上位,初为2室,因后室退化而成为单室,胚珠2颗,侧膜着生,并列于子房室基部,合,点受精,花柱短,顶生,有2条通常红色、线形的柱头 。小坚果扁平,顶端具膜质的薄翅,纵列密集于球果状的果序(假球果)上,初时被包藏在2枚宿存、闭合的小苞片内,成熟时小苞片硬化为木质,展开露出小坚果;种子单生,种皮膜质,无胚乳,胚直,有1对大而扁平的子叶和向上的短的胚根 。[1]
共20张
木麻黄科植物
分布情况
木麻黄科(Casuarinaceae)有4属96种植物,该科植物常统称为“木麻黄”,天然分布于澳大利亚、东南亚和太平洋群岛 。
共16张
木麻黄科植物:木麻黄
木麻黄对防台风和海啸危害,防海浪侵蚀、固沙,对海岸带生态系统的恢复,贫瘠的沿海沙地和严重退化的南方山区丘陵地区的土壤改良等均有重要作用,特别在沿海前缘沙质地带仍无其它树种可替代 。世界热带和亚热带都有广泛引种栽培,是热带亚热带地区重要的林木种质资源 。[2]
其中木麻黄属有45种,中国南方引入栽培的有木麻黄、细枝木麻黄等3种 。本科产重要的木材,也作行道树 。其中如木麻黄木材坚硬,有南海铁木之称,原产澳大利亚昆士兰等处,高达29米左右 。恩格勒系统认为木麻黄属是双子叶植物中最孤立和最原始的属 。但有人基于解剖学,认为本科从金缕梅科高度退化而来 。还有人基于解剖学及花的形态学,认为本科由与金缕梅科相似的祖先适度退化所致 。有些学者认为本科的花粉与桦木科,特别是桦木属,非常相似,与胡桃科、杨梅科在分类系统上亦很接近,但和金缕梅科不同 。化石见于澳大利亚第三纪中新世沉积层中 。
繁殖方法
木麻黄繁殖技术有种子繁殖、插条繁殖、微(器官)繁殖、嫁接繁殖和高空压条繁殖等,但无性繁殖受树种遗传特性等因素限制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