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文章插图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出了“萌发幼儿健康情感,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任务 。因此,重视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既是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也是新时期对幼儿教育提出的一种现实要求 。但是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和情感教育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幼儿情感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现状不容乐观 。而在学前教育阶段,如何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是幼儿一日生活中的重要工作 。

文章插图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养成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导致相当部分幼儿形成了诸多的不良行为习惯 。父母的教养方法不当,造成子女养成了骄横、任性、贪图享乐、唯我至上等不良习性 。“隔代教养”让祖辈对孙辈过度溺爱,使孩子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想要什么就给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还有单亲家庭的放任教养方式,也对孩子造成严重的负面效应 。
一、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具体内容
(一)道德习惯
道德习惯是指在道德意识支配下出现的较为稳定、持久的道德行为,它是确定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的基础 。一个人有了道德习惯,社会觉悟和社会准则才能成为其精神财富 。道德习惯具体包括以下内容:文明礼貌的习惯,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的习惯,遵守纪律的习惯,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个人安全的习惯,诚实守信的习惯,爱护公共财物的习惯,不欺弱凌小的习惯等 。(二)活动习惯
活动习惯是指在活动过程中由于多次重复和练习而巩固下来并变成内心需要的活动行为方式,它包括独立思考的习惯,积极参与活动的习惯等 。(三)生活习惯
生活习惯是幼儿每天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有关饮食、起居、卫生、消费等习惯,如按时睡觉,按时起床,积极锻炼身体,不随地乱丢瓜皮果壳,不随地吐痰,饭前便后洗手,早晚刷牙,勤洗澡,勤换衣服,勤剪指甲,不乱花钱等 。(四)劳动习惯
劳动习惯是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热爱劳动,善于劳动,并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的行为习惯,如做好班组值日工作,做力所能及的家务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337396334劳动 。
上述四个方面是我们研究的主要内容,其中生活习惯、劳动习惯的训练为习惯培养的起点,活动习惯的培养是中心,道德习惯的养成为目标,从各学科教学渗透、区域活动培养两条途径,以兴趣、情感、意志三个非智力因素为主要策略,分ji推进,逐步培养,继而促进 。。希望可以帮助 。;到你
如何在生活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论文如何在生活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是指“3-6岁的儿童”,“习惯”是指一个人不假思索,不知不觉就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定行为 。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就是一个人的健康人格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是通过对幼儿实施养成教育,全面贯彻新《纲要》、《规程》,从儿童外部行为习惯的养成上促进幼儿内部素质的发展,以保证幼儿健康的身心,培养兴趣、获取经验、启迪智慧、形成良好品格,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本人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幼儿不良的行为习惯的具体表现
幼儿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但幼是非判断能力和自控能力差,会出现各种不良习惯,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 怎样防止电冰箱起火爆炸
- 怎样选购窗帘
- 波兰人有怎样特殊的生活习惯
- 红豆薏米减肥食谱是怎样的?
- 怎样知道自己的体质适合怎样的减肥方法
- 桂林医学院专业能介绍下吗?检验专业研究生怎样?
- 婴幼儿营养食谱大全 九到十个月婴幼儿食谱
- 吃到很辣的东西时,怎样减轻辣味?
- 天猫新链接怎么补单?怎样补单效果好?
- 听说葡萄籽可以抗氧化美白?怎么使用? 葡萄籽抗氧化效果怎样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