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学校的核心学科只有两门——体育和阅读( 二 )


第三 , 未来学校的生态也会更加开放多元 。实际上现在有些学校 , 比如美国的Minerva就跟传统的学校完全不一样 , 它没有固定的校舍 , 就像吉普赛人一样到处流浪 。未来学校的总体趋势就是开放 , 更多地与这个社会融合 , 而不是校园跟社会是割裂开的 , 再也不会有过去那种所谓的象牙塔 。而且未来的学校也不可能是千校一面 。归根结底是因为学校的面貌不同了 , 才能够培养出不同的学生 。;人才本应该是多种多样的 。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 , 还用同一个标准来培养和塑造学生显然是有问题的 。在社会中每个人都应该能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深度钻研 。
04
学校教育必须实现个性化的培养;
【未来学校的核心学科只有两门——体育和阅读】未来要培养这种个性化的人才 , 首先第一点 , 学校必须是个性化的 , 因为一个组织的气质往往能够感染这个组织里每一个个体的气质 。;
其次是教育者本身也要是个性化的 , 所以我们要鼓励老师要有个性 。;
第三 , 学校实际上应该是一个平台 , 而学生是在学校这个平台上自由生长的 。未来我们要更多地尊重学生自身的意愿 , 未来学生完全可以提出他们想学什么东西 , 然后学校给他们创造条件、找资源、找老师 。所以学校要更多地与社会融合 , 我们要联合社会的力量 , 给学生提供他们想要的资源 。;
第四 , 其实个性更多的 , 还不仅仅指的是学科特长、职业的不同 , 更多的是他们的个性、精神领域 。所以首先要看我们如何定义学校 , 因为学校不应该只是一个学习知识的地方 , 更多的是学生个性、心理、价值观形成的地方 。;所以学校要给学生大量的空间和时间、给他们自由度 , 有各种体验的机会 。这也就是各种社团、俱乐部、小组的价值所在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亲自参与做一些事 , 去搞策划 , 也许会遇到挫折 , 但同时也能锻炼其内在的品质 。;所以实际上 , 我们现在的学校对孩子说你只要读书就够了、其他东西不用管 , 这是相当错误的 。我们要更多的重视学生的主体价值 , 而不是把他们当小孩子看 , 很多事情你一定要让他亲自参与、去练习 。哪怕这个过程当中 , 他做得很不成熟、很不完美 , 但他经历过这些事情之后他第二次再去做 , 他就会做得很好 。;05
未来学校重点关注学生5方面素养
首先是工具与技能 。;兴趣与特长是古今中外的教育必须关注的领域 , 可以说是教育最基本的两个目标和功能 。;学校教育必须给孩子基本的知识与技能 , 让他们掌握一定的工具 , 毕业之后能够有基本的维持生存的能力 , 这应当没有疑问 。这也是数学、语文等核心学科的任务 。;中国过去三十年的基础教育为提高全民族人口的基本素质还是做出了很大贡献 , 和印度等人力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相比 , 中国的年轻劳动力具备了相对更高的素质 , 成为改革开放之后各行各业大发展的重要建设者 。
因此 , 客观地说 , 中国基础教育的工厂化、流水线化虽然对高端创新人才的培养产生很大抑制 , 对中低端劳动力的基本素质提升还是做出了很大贡献 。;西方的基础教育与我们相反 , 他们在精英教育方面十分出色 , 但是更多的孩子从学校毕业后 , 学术水准不高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