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犯困的原因终于找到了,这防湿邪的“3招2方”快学会~

莫名犯困、身体沉重、没有食欲、嘴里发黏……遇上这些症状 , 很可能是你被寒湿偷袭了 。

春季犯困的原因终于找到了,这防湿邪的“3招2方”快学会~

文章插图
寒湿分5级别中医认为 , 寒湿容易阻遏气机运行 , 损伤阳气 , 伤遍全身 。按照症状不同 , 可将寒湿分为5个等级:
01一级:多在表皮多见皮肤瘙痒、湿疹等皮肤问题 , 感受寒邪或湿气后瘙痒多会加重 , 一旦挠破 , 脂水淋漓 , 犹如水泡挑破了一般 。
这类寒湿比较较好调理 , 注意日常饮食起居 , 避免居所内湿气过盛即可 。
02二级:多在肌肉多见酸困累乏、腰酸乏力、关节酸重等 , 此外 , 人还会出现面色萎黄、精神疲惫、体倦乏力、食少乏味或食后胀气、四肢欠温、气短怕冷、形体肥胖等问题 。
此类人群 , 应重视健脾 , 可适当吃些山药、小米、莲子肉、桂圆、陈皮、芡实、白扁豆等健脾之品 , 可做粥食用 。
03三级:多在骨骼此类人群多见肩周炎、颈椎病、腰痛、关节炎等疾病 。
寒主收引 , 湿邪重滞 , 容易留在关节骨骼等处 , 多有骨骼关节处疼痛不适等临床表现 , 且遇寒湿天气或季节交替时节症状加重 。
对于症状明显者 , 宜就医治疗 , 可通过艾灸、拔罐等外治方法进行治疗 。
04四级:多在脏腑以畏寒肢冷、腹痛腹泻、周身浮肿、月经不调、带下淋漓等为主要表现 。
如果不适症状较为严重 , 建议及时就医 , 服用中药方剂治疗 。
05五级:全身受累这是最严重的一种 , 这类人通常免疫力低下 , 体质易患结节、囊肿、息肉等 , 且多易再长或复发 , 建议中西医同治 , 以求治本 。
 
早春防湿指南湿气重在预防 , 下面这三则“防湿指南” , 一定要记住:
01寒凉水果尽量少吃养脾胃首先不要过多摄入寒凉的水果 。
梨子及西瓜、甜瓜、黄瓜等瓜类果蔬虽然营养丰富 , 但是性味寒凉 , 早春不宜多吃 。
02喝点热粥调脾胃早春时节 , 养脾胃最好的非小米粥莫属 。
中医和民间也素以小米调理身体 。《本草纲目》记载“粟米气味咸 , 微寒无毒 , 主治养肾气 ,  去脾胃中热” 。
03警惕天气变化近几日 , 我国多地有降雨或降雪 , 天气阴晴不定 , 这个时候贸然脱帽减衣可能会引发感冒 , 一定要注意保暖 。
要适当“春捂” , 不要因为气温暂时升高就马上脱掉冬装 , 早晚气温较低 , 要注意保暖 , 谨防感冒和呼吸道疾病 。
要保证室内及时除尘通风 , 以减少和抑制病菌的存活和繁殖 。
要多吃一些健脾胃的食物 , 如含维生素、微量元素丰富且易于消化的鸡、鸭、瘦肉、蛋类、蔬菜、水果等 。有助于增加机体免疫力 。
 
除湿食疗两则早春二月 , 气候上冬寒依显 , 多风多湿 。养生仍应以避风防寒、健养脾胃、温散寒湿为重点 。特推荐两款食疗方 。
01参苓白术鸡汤煲材料:太子参10g , 茯苓15g , 白术10g , 淮山药50g , 鸡肉250g , 红枣、姜、葱盐、料酒适量 。
做法:中药材洗净后浸泡约60分钟;鸡肉切成小块 , 在沸水中焯一下捞起;全部食材放进砂煲中 , 加入清水 , 大火煲滚后转中小火煲90分钟熄火 , 调味后即可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